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火箭靶弹弹道控制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6 03:22
【摘要】:靶弹因其能够逼真地模拟空中来袭目标的飞行特性,常用于防空兵器技术性能的试验以及作战训练。本文以飞机类目标、反辐射导弹类目标为模拟对象,在现役无控火箭弹的基础上,结合相应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对原火箭弹进行了改造,重点开展了方案弹道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并以滑翔弹道为例,仿真验证了其控制性能。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首先分析了拟模拟目标的飞行特性,确定了靶弹的典型供靶弹道技术,对无控火箭弹进行了结构改进、气动外形分析、制导控制方案的设计,以及利用一对舵面实现俯仰和偏航运动控制的单通道舵控系统设计。(2)其次介绍了靶弹的动力学模型,采用程序俯仰角设计算法,设计了靶弹准平飞、滑翔飞行和平飞三种典型方案弹道,并仿真分析了其弹道特性。(3)然后基于小扰动和系数“冻结”法对靶弹的弹道微分方程组进行了线性化处理,推导了舵机系统在准弹体坐标系下火箭靶弹的纵向传递函数,分析了靶弹纵向自由扰动运动的动稳定性,以及各特征点下舵面阶跃偏转时弹体的操纵性。(4)最后基于弹体的动态特性设计了高度PID纵向控制系统,优化了各特征点处的控制器参数,分析了控制器作用下的俯仰角稳定回路和高度控制回路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对全弹道仿真验证了靶弹在控制器的作用下能够近似跟踪所设计的方案弹道,且控制性能良好。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对靶弹改造的进一步工程化实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J7
【图文】:

靶弹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靶弹(SSST)[9]。该靶弹使用4进气道和管道式火箭冲压式动力大,总的长度为 5 米 5,直径为 0.35 米。固体火超过声速的最开始阶段。在保持 2.8 马力的巡航速度。最低滑行高度为 4.57 米,最高速度接近 3 马赫,试验中,美国使用了一个遥控靶舰,GQM-163A 靶弹拔 15 米向其撞击。在垂直和水平的方向,其综合机时候也有 2.8 个马赫,并在靶舰的一侧 20 米范围内飞续时间约为 120 秒。

靶弹


3图 1.2 GQM-173A 靶弹D 靶弹系统D 靶弹系统是美国希望其能够保护自身免受短程,中程或远程弹道导弹袭击的一体主要包括“星星”,“民兵 II”,“风暴”和“赫拉”等。赫拉”为例,在白沙导弹靶场及周围地区进行的试验中,“赫拉”被证明是一种测的靶弹,为了进行有效的拦截试验,“赫拉”去掉战斗部,转而取代的是与来袭、物理性能和重量相同的配置,以确保与来袭导弹具有相似的行为。同时,“赫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斌;王永杰;孙晓峰;;简易控制火箭靶弹总体设计[J];弹道学报;2010年01期

2 呼政魁;余莉;程涵;廖航;;某型靶弹回收仿真[J];江苏航空;2011年01期

3 孟欠欠;;计算机图像采集与处理在纸靶弹孔图像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4 蔡顺才;;南斯拉夫推出靶弹[J];飞航导弹;1991年03期

5 毕开波;张翼飞;隋先辉;;基于最优机动参数的靶弹变轨研究[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6 王淑芬;;C22靶弹[J];飞航导弹;1993年04期

7 陈维期;;CT41超音速靶弹[J];外国海军导弹科技动态;1980年08期

8 顺迎;;测量超速靶弹表面烧蚀的激光光学系统[J];激光与红外;1972年07期

9 连鲁军;旧导弹新用途——俄“宠臣-M”防空靶弹系统[J];环球军事;2004年19期

10 房丽丽;王学田;;一种靶弹装配检测雷达系统[J];微波学报;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雷宁;;国内外靶弹的应用发展状况[A];中国宇航学会2005年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发动机分册)[C];2005年

2 颜芳芳;袁关章;邓克绪;;靶标技术的现状与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与长三角经济转型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苏宁;韩国开发反导靶弹针对朝鲜[N];中国国防报;2016年

2 王文斌 魏翔飞;航天“雄鹰”大漠深处展英姿[N];中国航天报;2009年

3 毛敬雄 陈万军;“能研出低空靶弹,坐牢我也不怕”[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蔡年迟邋毛敬雄 刘杰;我国靶弹事业的开拓者[N];光明日报;2008年

5 毛敬雄 蔡年迟 本报记者 司彦文 钱晓虎;不问功名的靶弹专家[N];中国国防报;2008年

6 赵海涛 特约记者 王朝武;海空拦截,高速靶弹凌空开花[N];解放军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钱晓虎邋通讯员 毛敬雄 于贵民;追寻靶弹飞越海天的轨迹[N];解放军报;2008年

8 于贵民 杨松 郑玉成;“蓝剑”出鞘震海天[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9 毛敬雄邋蔡年迟 本报记者 钱晓虎;“蓝剑”试锋啸海天[N];解放军报;2008年

10 毛敬雄;我海上供靶技术跃居世界先进行列[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火箭靶弹弹道控制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9年

2 陈进宝;超声速巡航靶弹弹道设计与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赵龙;基于GPS的靶弹轨迹记录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4 王洪强;某滑翔增程靶弹弹道设计与控制系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田华;制导靶弹地面测试及参数装定系统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6 牛佳惠;某制导靶弹飞行姿态控制系统硬件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7 钟诚;靶弹飞行器纵向通道控制器设计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张团;超音速靶标分析与弹道设计[D];中北大学;2009年

9 刘运杰;基于北斗/GPS/SINS组合导航的靶弹位置算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年

10 陈俊吉;靶弹雷达散射截面(RCS)计算与仿真[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15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715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2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