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导引头电磁兼容性设计与预计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J765.331
【图文】:
导弹与目标运动关系
主动寻的制导示意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巫茜;邓新莉;;工业现场硬件电路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策略(英文)[J];机床与液压;2016年24期
2 张建国;张星;聂雅琴;瞿丹;樊友文;;某综合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7年02期
3 穆士乐;;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03期
4 曾亮;;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电磁兼容性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11期
5 韩慧;时运亭;马鹏飞;黄玮玮;;浅谈军用越野车辆电磁兼容性设计[J];汽车电器;2017年08期
6 周帆;;船舶通信中控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初探[J];通讯世界;2017年17期
7 熊勇;臧涛;;潜艇分舱分区域总体电磁兼容性设计[J];舰船科学技术;2016年19期
8 严平;;舰船电磁兼容性设计标准宣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J];船舶标准化;1994年04期
9 陈天乐;;电子设备的一般电磁兼容性设计要求和经验分析[J];信息通信;2013年05期
10 李阳;李剑敏;徐静;;设备(分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设计[J];微波学报;2012年S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云;刘明杰;;引信电子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杨光南;;鱼雷的电磁兼容性设计[A];第六届全国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2004EMC论文集[C];2004年
3 雷虹;王明皓;;俄制某型飞机电磁兼容性设计分析[A];第六届全国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2004EMC论文集[C];2004年
4 张放;边莉;吴群;;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设计网络融合实现[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5 欧阳肃利;徐振国;;某工程电磁兼容性设计控制管理经验及成效[A];第六届全国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2004EMC论文集[C];2004年
6 丁一夫;高明秋;王昌文;丁京伟;;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A];200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曹冬念;;舰船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A];第六届全国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2004EMC论文集[C];2004年
8 束永根;;浅谈单片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A];称重科技暨第六届称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武剑;魏修林;;某电子设备机箱的电磁兼容性设计[A];河南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钟炎平;;开关电源的噪声及其抑制[A];第二十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周荣政 孙云乔 装甲兵技术学院;军用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N];科学导报;2017年
2 联想集团工业设计中心 辛志锋;谈电脑机箱的电磁兼容性设计[N];计算机世界;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云卿;雷达导引头电磁兼容性设计与预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盛涛;机载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3 王国强;多功能无线数字通信终端的电磁兼容性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崔相臣;某大型卫星电磁兼容性设计与验证[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潘其良;服务器电磁兼容性设计与试验[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振新;车载通信总线的电磁兼容性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蔡永祥;国Ⅳ柴油机OBD系统及监控单元电磁兼容性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寅;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PCB布局电磁兼容性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王育槐;变频调速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及电磁优化算法[D];浙江大学;2004年
10 王永东;雷达接收机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15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715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