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利用二次燃烧调整弹射深度的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1 10:39
【摘要】:利用二次燃烧大幅度调整水下弹射系统的发射深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灵活、空间利用率好等优点,并且能够使弹射过程中导弹的加速度变得较为平稳。其主要原理是:保持燃气发生器内推进剂装药一定,通过向二次燃烧室内注入不同数量的氧化性气体(如空气、氧气等)来控制二次燃烧反应的程度,对推进剂不完全燃烧产生的还原性气体进行能量补充,借以较大幅度调整发射深度增加时的能量需求。本文旨在对利用二次燃烧实现变深度弹射的可行性原理进行论证,通过分析和计算研究二次燃烧对弹射深度的影响规律,并在保证出水速度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发射深度与二次燃烧供气(氧)量的关系,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二次燃烧反应热力学平衡模型,建立零维二次燃烧燃气弹射系统内弹道弹射动力学模型;采用12组分、9基元反应动力学模型,基于动网格技术对弹射装置二次燃烧室三维燃烧流场及弹射动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弹射过程中内弹道变化规律,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2)针对向二次燃烧室加注不同助燃气体(氮气、空气和氧气)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加注气体方案下弹射装置二次燃烧室内各物理参数及运动参数的变化规律,初步获得充气量与发射深度之间的关系。(3)初步探讨了不同推进剂的调整能力,为选择合适的弹射所用推进剂提供参考。总之,计算获得了不同充气条件下燃烧流场参数及运动参数的变化规律,获得不同种类气体、不同充气量以及不同推进剂对发射深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用二次燃烧可大幅度调整发射深度,合理的方案设计可以获得较大的深度调整范围。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J768
【图文】:

示意图,二次燃烧,原理,示意图


2-导弹,3-支撑系统,4-燃气发生器,5-二次燃6-助燃气体管道,7-助燃气瓶图 1.1 利用二次燃烧调整弹射深度的原理示意图节水下导弹发射深度研究现状器中燃气的二次燃烧程度控制发射能量用以调整潜艇、法国等国家已经被采用,例如 YJ-82 巡航导弹,能度的调整,设备简单、操作灵活,空间利用率好,并且变得较为平稳,其主要能量来源于运载器底部的燃气变深度发射研究现状导弹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打击效果,从五十年代开始巡航导弹,而我国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针对性的水下发技术不成熟,潜射导弹从一开始的水下航行水面发射发

程序框图,导弹,质量比,气体


图 3.2 注入不同气体时导弹的出筒速度随质量比的变化规律同充气条件与发射深度之间的关系对比节主要讨论不同充气量(即不同质量比)及不同助燃气体(氧气、空度的影响,得到两者之间的量化关系。 2.2.2 节水中运动方程的建立与计算,可得到导弹在水中运动的速度在深度的变化关系,并通过求解导弹在第一阶段的发射深度2h ,还可总发射深度,见式(2-22)。选质量比为 0 计算出速度、加速度与导关系的求解过程及结果如下。程序框图 2.1 进行编程如下,可求得导弹在水中运动时第二阶段的位随时间变化的规律。ram mainlicit none::a,l,v !加速度,位移,速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开标;;提供低价燃料的燃气发生器[J];林业勘察设计;1986年02期

2 张小平;丁丰年;;一种先进燃气发生器的设计研究[J];火箭推进;1995年03期

3 刘朋,张平,周源泉;某燃气发生器壳体的结构可靠性分析与评估[J];推进技术;2001年05期

4 鲍文;牛文玉;陈林泉;于达仁;;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气发生器及燃气流量调节阀建模及仿真[J];固体火箭技术;2008年06期

5 牛文玉;于达仁;鲍文;曹军伟;兰飞强;;燃气流量可控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气发生器动态特性[J];固体火箭技术;2008年02期

6 谭建国;刘景华;王振国;;过氧化氢/酒精燃气发生器系统稳定性仿真[J];推进技术;2010年01期

7 李清廉;李庆;王振国;;氧气/醇类燃气发生器启动过程试验研究[J];火箭推进;2010年01期

8 丰雪平;段增斌;李宝荣;;燃气发生器燃料进口结构改进研究[J];载人航天;2010年04期

9 王晓丽;;燃气发生器氢腔均流改进设计及试验研究[J];火箭推进;2011年02期

10 成林;汤国建;;某型号燃气发生器故障的仿真再现[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建华;;某型发动机燃气发生器前轴承故障分析[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尚国涛 赵竞;我国自主大修工业航改型燃气发生器成功[N];中国石油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东谟;定应变下HTPB推进剂老化机理及发动机寿命预估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王司宇;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实验及仿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刘源翔;变流量整体式固冲发动机控制系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成;ATR发动机数学模型和多学科设计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苗成林;利用二次燃烧调整弹射深度的方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2 李辉;钝感HTPE推进剂的配方设计及热安全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3 高飞;并联式双脉冲燃气发生器设计[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成鹏;燃气参数连续调节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曾庆富;辅助燃气发生器的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6 钟战;燃气发生器点火与燃烧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周伟勇;低浓度酒精燃气发生器燃烧性能试验与仿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3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723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5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