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多层侵彻炸药装药应力仿真与测试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3 03:58
【摘要】:弹体侵彻多层混凝土靶炸药装药应力的研究对于侵彻过程中的炸药装药安全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侵彻环境恶劣、过载大、干扰多,因此在侵彻过程中测量装药应力的难度较大。本文针对多层侵彻炸药装药的应力测试技术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LS-DYNA软件在弹体单次撞击靶板和弹体侵彻多层靶两个过程中对炸药装药的应力进行了仿真模拟。通过对弹体单次撞击靶板过程中的药内应力仿真,分析了弹体以不同速度撞击至素混凝土靶上的药内应力变化情况,这对于弹体单次撞击药内应力测试的模拟实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弹体侵彻四层混凝土靶的药内应力仿真解算出弹体在穿靶以及飞行过程中内部装药的应力变化状态与幅值变化情况,为多层侵彻装药应力测试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实测弹体侵彻多层混凝土的药内应力测试奠定基础。(2)根据弹体单次撞击靶板和多层侵彻两种情况下的药内应力仿真结果,设计出合适的多层侵彻炸药装药应力测试系统。根据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的特点、工作原理、等效电路等选择出适合在侵彻多层靶过程中测试装药应力的测量电路,根据仿真模拟解算的应力信号特点进行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3)分析了PVDF压电薄膜的几种标定方法,最终选用落锤试验装置对二次封装的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进行了标定。本文通过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出弹体侵彻多层靶过程中的药内应力变化情况,根据其应力信号的特点设计了多层侵彻装药应力测试系统的硬件电路,对PVDF压电薄膜进行二次封装后并对其灵敏度系数进行标定,为实测弹体侵彻多层靶炸药装药应力测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12;TQ560.1
【图文】:

惠斯通电桥,输出电压,应力


侵彻多层靶装药应力的测试系统进行设计,首先必章针对应力的多种测试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最应力的测试方法。力法量应力属于压阻式测量的方法,应力的改变会影响于被测物表面,被测物发生形变时它可以将其应变应力前,都会利用粘结剂将其黏贴在能够有力学应当有外界作用力被施加于该物体上时其发生变形,其形状得以改变,其电阻值也因此发生变化[32]。这间接得到应变情况,通过应变就可以得到应力。由较小,因此须有相应的后续电路对其进行放大,可如图 2.1 为惠斯通电桥电路。

惠斯通电桥,接入方式,应变片,测量法


电桥的输入直流电压,R1、R2、R3、R4分别为电桥各个桥臂上的桥处于平衡,即四个电阻阻值相等或者满足式(2.2)时,电桥的电R1× R3= R2× R4在惠斯通电桥中的接入方式有四种[33],如图 2.2(a)、(b)、(c)、(d法、邻边半桥测量法、对边半桥测量法和全桥测量法。(a) 单臂桥测量法 (b) 邻边半桥测量法

对称分布,正压电效应,压电薄膜


中北大学学位论文作原理F 材料的压电效应就是该应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压电效应逆压电效应[35]。在 PVDF 压电薄膜上沿着一定的方向对其施薄膜内部产生应力并且发生形变,除此之外,PVDF 薄膜的电荷产生,而且应力与产生的极化强度成正比。当外力被去PVDF 压电薄膜恢复成原始不带电的情况,这种现象称其好与正压电效应相反,它是指在 PVDF 压电薄膜上有外加再是对称分布,从而使得 PVDF 压电薄膜发生形变,压电薄没有形变的状态。如图 2.3 和图 2.4 分别是压电效应的两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罗川;宜晨虹;刘文杰;汤铁钢;;轻质抗侵彻材料及结构研究现状[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8年01期

2 李争;刘元雪;谭仪忠;张裕;;钨合金动能弹超高速侵彻钢靶的破坏特性[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3 惠江海;尚雅玲;许皓文;;战斗部高速侵彻过载随外形变化规律[J];现代防御技术;2015年05期

4 Sniper;;雷霆快枪,谁来买账[J];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2017年02期

5 于润祥;石庚辰;;硬目标侵彻引信计层技术现状与展望[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3年05期

6 何丽灵;陈小伟;;高速深侵彻概念弹质量损失及头形钝化的表征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7 杨建超;左新建;何翔;金栋梁;;弹体高速侵彻混凝土质量侵蚀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12年01期

8 张莉英;付宏鸽;郑广花;;侵彻弹对建筑物目标的毁伤仿真研究[J];战术导弹技术;2010年01期

9 曾必强;姜春兰;李明;茶晓燕;;侵彻弹斜侵彻多层介质的三维数值仿真[J];弹道学报;2008年02期

10 范中波,李恩征,张凤国,韩冰;对厚水层及多层间隙金属靶平面斜侵彻全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海军;黄风雷;王一楠;;高速弹体非正侵彻混凝土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蒋建伟;门建兵;王树有;;混凝土侵彻数值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吕中杰;;弹体斜侵彻混凝土过程中的方向偏转[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吕中杰;徐钰巍;段卓平;黄风雷;;带弱连接结构弹体斜侵彻混凝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徐翔云;沈俊;陈小伟;何翔;;弹体高速侵彻混凝土效应理论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屈超;郭伟国;左红星;;侵彻参数变化对减加速度曲线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张柏华;陈宜亨;姚成宝;;高速碎片侵彻某型号靶材的破坏概率研究[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姜茜;李金柱;;弹丸非正侵彻加筋板结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邵长顺;梁增友;王耀琦;赵文杰;邓德志;;弹体斜侵彻复合靶数值模拟研究[A];OSEC首届兵器工程大会论文集[C];2017年

10 路志超;董永香;葛超;宋卿;;刚性弹丸对中厚靶斜侵彻弹道特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2014年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专稿 陈光文;以伊“矛盾战”骤然升级[N];世界报;2012年

2 谢方;“战斗”在这里打响[N];解放军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林;卵形头部动能弹高速侵彻钢筋混凝土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2 满晓飞;短间隔多次高冲击实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3 孙其然;弹道材料冲击响应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4 冯君;混凝土材料离散单元多尺度模拟及其在侵彻问题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5 杨华伟;尖卵形长杆弹侵彻半无限混凝土靶的动力学行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6 王树有;串联侵彻战斗部对钢筋混凝土介质的侵彻机理[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7 刘飞;爆炸成型弹丸(EFP)研制及其工程破坏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王政;弹靶侵彻动态响应的理论与数值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9 王峰;有限元方法及其在高速碰撞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何涛;动能弹在不同材料靶体中的侵彻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元迪;不同速度撞击下卵形弹侵彻混凝土靶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刘永佑;刚性平头弹侵彻钢筋混凝士的阻力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3 刘宇航;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的侵彻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4 黄用;基于电容检测的抗高冲击计层传感器设计[D];中北大学;2019年

5 韩晓斐;多层侵彻炸药装药应力仿真与测试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9年

6 委凯琪;牛鲨牙齿特性及其仿生侵彻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7 梁化鹏;低侵彻弹的侵彻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8 余曜;单兵弹药侵彻目标时爆炸驱动增速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9 王晓东;多层侵彻冲击信号模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10 徐晨阳;弹体高速侵彻典型岩石靶体作用过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52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752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9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