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裂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与性能评价

发布时间:2020-07-13 15:52
【摘要】:转子系统是旋转类兵器的核心部件,工作在高温、高转速等复杂环境中,易产生损伤破坏等问题,转子裂纹是转子系统最常见的故障。转子系统一旦发生故障,会对国民经济和安全造成巨大伤害,因此研究裂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对于转子系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ABAQUS软件建立裂纹转子系统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根据实际应用改进了传统铰支支撑方式;采用XFEM方法模拟裂纹,选取了合适的裂纹断裂和损伤准则;对网格划分、动态分析以及扩展、振动参数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基于裂纹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重力、高转速、裂纹、裂纹角度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重力的作用,竖直方向比水平方向的振动幅值大,轴心轨迹为规则的椭圆;揭示了高转速影响下系统出现了复杂的非线性现象;裂纹的存在引起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改变,2X和3X等高倍频成分被激发,轴心轨迹出现变形;总结了不同角度裂纹转子系统的振动特点,深入研究了 45°裂纹转子系统随转速变化的振动特性规律。结合无裂纹、30°和45°裂纹转子系统的振动响应和结构模态实验,探究了三种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验证了裂纹转子系统仿真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系统性分析了不同裂纹深度、转速、温度及偏心质量对直裂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作出性能评价;研究表明:低速运转时,可根据频域图倍频幅值的改变来检测直裂纹深度的变化;转速低于第一阶弯曲临界转速时,裂纹所引起振动响应占主要作用,当转速接近或等于第一阶弯曲临界转速时,圆盘偏心引起的振动响应占主导,掩盖了裂纹引起的振动特性;随着温度的增加,频域图3X幅值增长最明显,轴心轨迹变形程度高;由于偏心质量的增大,频域图出现较多分数频成分,轴心轨迹变形较明显,非线性现象增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J03
【图文】:

裂纹转轴,断裂失效


图1.1.1断裂失效轴逦图1.1.2裂纹转轴逡逑1.2国内外研宄现状逡逑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科研人员对裂纹转子动力学特性开展了研究,并取得逡逑了一系列研宄成果和理论体系。AL-ShudeifatMA[⑵采用有限元模型研宄开裂纹转子逡逑的弯曲应力波动性;Darpe[13]应用Dimarogonas理论对裂纹转子的振动特性以及开闭规逡逑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SihGC等首先假设裂纹位于转盘根部,并对转子系统的陀逡逑螺效应和轴承支承刚度进行了简化处理,运用有限元法等计算方法对运算结果进行了逡逑详细分析,提出将裂纹转子简化为线性系统的有效处理方法。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逡逑裂纹转子系统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推导,然而对于工程实践中,大量的数值计算模逡逑拟需要具备较多的学术知识和理论体系,但不能直观的观测裂纹转子系统三维实体模逡逑型,不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活性。逡逑往往很多转子系统都在恶劣的环境中运转,温度和转速等因素对转子系统的影响逡逑必不可少。巡飞弹工作环境非常恶劣,长期处于高温、高转速等条件下运转,导致航逡逑空发动机内部转子等部件在工作中时常会产生热弯曲以及热变形,这些问题通常会引逡逑

几何特征分类,裂纹,前缘


(a)表面裂纹逦(b)穿透裂纹逦(c)深埋裂纹逡逑图2.1.1按裂纹的几何特征分类逡逑对于转子、圆柱体等圆截面物体所产生的表面裂纹,即三维裂纹,通常将该裂纹逡逑作以下三种情况进行简化:直前缘裂纹、半椭圆前缘裂纹和半圆形前缘裂纹,如图2.1.2逡逑所示。逡逑呡趣邋Q逡逑(a)直前缘裂纹逦(b)半椭圆前缘裂纹逦(c)半圆形前缘裂纹逡逑图2.1.2转子裂纹的前缘特征分类逡逑(a)直前缘裂纹:该裂纹的边为直线,为了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方便,现有研宄逡逑中关于该型裂纹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将其设置为直线。逡逑(b)半椭圆前缘裂纹:该型裂纹在实际疲劳扩展中,其扩展路径近似为椭圆边,逡逑且工近。逡逑

转子裂纹,特征分类,前缘,裂纹


2裂纹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逦硕士学位论文逡逑/^ ̄邋/I邋I-逦 ̄ ̄/1邋r-邋ii/:邋n邋^—/I邋f逡逑卜:"心广。舅逡逑^逦[/邋N邋::'-yQ邋<■■:.]逦/逦|逦逦/逦■邋:邋.邋;邋.邋1..逡逑(a)表面裂纹逦(b)穿透裂纹逦(c)深埋裂纹逡逑图2.1.1按裂纹的几何特征分类逡逑对于转子、圆柱体等圆截面物体所产生的表面裂纹,即三维裂纹,通常将该裂纹逡逑作以下三种情况进行简化:直前缘裂纹、半椭圆前缘裂纹和半圆形前缘裂纹,如图2.1.2逡逑所示。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俊杰;高晓果;姜广义;刘洋;;某型涡扇发动机高压转静子碰摩故障研究[J];航空发动机;2015年01期

2 李久楷;刘永杰;王清远;侯方;;TC17钛合金高温超高周疲劳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4年07期

3 吕方明;危奇;鲁录义;吕凯;王坤;孙庆;李汪繁;王秀瑾;;汽轮机长叶片弯曲与轴系扭转耦合振动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4 楼江雷;唐进元;陈思雨;唐健杰;吴丽娟;;基于LMS工作模态测试的齿轮箱性能分析[J];机械传动;2012年03期

5 姚红良;韩清凯;李凌轩;闻邦椿;;基于谐波分量的转子系统碰摩故障定量诊断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6 应广驰;孟光;荆建平;龙新华;;考虑发动机基础激励的涡轮增压器转子动力学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9年04期

7 朱向哲;袁惠群;张连祥;;汽轮机转子系统稳态热振动特性的研究[J];动力工程;2008年03期

8 成玫;孟光;荆建平;;非线性“转子-轴承-密封”系统动力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9 成玫;荆建平;孟光;;转子-轴承-密封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6年05期

10 荆建平,孟光,赵玫,赵三星,刘言;超超临界汽轮机汽流激振研究现状与展望[J];汽轮机技术;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路振勇;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及非线性振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王小龙;扩展有限元法应用于页岩气藏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郭超众;具有呼吸裂纹的转子动力学特征提取及预诊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贺威;复杂转子系统瞬态热振动及碰摩故障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5 林言丽;斜裂纹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D];清华大学;2009年

6 王坤;大型汽轮机转子寿命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康;直裂纹转子系统呼吸效应与振动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2 李中志;基于振动特性的转轴裂纹识别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3 黄丽;含裂纹滑动轴承悬臂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4 翟鹏程;横向裂纹转子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5 宫宁宁;非线性转子裂纹检测及延缓裂纹扩展机理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7年

6 杨贵尧;气体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7 苏钧聪;涡扇发动机低压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王瑞;汽轮机叶片钢热塑性变形行为及裂纹扩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9 李凤翔;基于XFEM的应力强度因子和疲劳裂纹扩展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10 陈多花;单一故障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53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753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b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