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轨道炮枢轨结构动力学与超高速刨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J866
【图文】:
图1.1电磁轨道炮示意图逡逑目前在军事应用方面,电磁轨道炮是研究较多的一种电磁发射技术,其实现原理与逡逑结构方式较为简单。图1.1是电磁轨道炮的一种实施例,其原理为:电枢置于导轨之间,逡逑并与导轨保持良好的电接触,脉冲功率电源放电产生高幅值的脉冲电流,经导轨-电枢-逡逑导轨形成闭合回路。载流电枢在高幅值脉冲电流产生的强磁场下受到巨大安培力,推动逡逑发射载荷沿导轨方向向前运动。逡逑电磁轨道炮的电枢形式有多种,分为固体电枢、等离子体电枢、混合电枢等。等离逡逑1逡逑
美国在德克萨斯大学成立了高技术研究所,以协调全美40多家单位的电逡逑磁炮研究工作。2000年之后,美国海军开始着手研究用舰载电磁轨道炮执行对岸和对海逡逑火力支援,目标是研制出一种射程高达400km的武器,随后美国海军一直紧锣密鼓地部逡逑署电磁轨道炮的上舰测试工作。2002年,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成立电磁武器办公室,逡逑协调水面舰艇用电磁炮武器的技术研究。逡逑2008年,美国海军使用英国BAE系统公司研制的32MJ电磁炮进行了发射试验1|71,逡逑该工程样炮采用D型导轨,纤维缠绕身管,发射了邋3.35kg的弹丸,炮口速度2.5km/s,逡逑弹丸炮口动能10M.I。2010年,美国海军使用英国BAE公司研制的90mm电磁轨道炮逡逑样机进行了发射试验,弹丸质量10.4kg,炮口速度2.5km/s,弹丸炮口动能33MJ。逡逑2015年12月,美国海军最新型驱逐舰“朱姆沃尔特”级(DDG1000)开始海试,逡逑该型隐形战舰设计可提供78MW的综合电力系统,具有给推进系统、传感器和武器系统逡逑供电的能力,被视为电磁炮、激光武器等新型高能武器的理想平台。美国海军计划在2018逡逑年开始在DDX驱逐舰上装备电磁炮,技术指标为:电源能量200ML炮管长度12m,逡逑射速6?12发/mim以2.5km/s发射20kg弹丸,飞行质量15kg,最大射程360km,采用逡逑末端制导,命中精度小于3m。弹丸炮口动能63MJ,命中目标时的动能为17MJ。逡逑
博士论文逡逑了自动连发装填,集装箱式电源系统非常紧凑,发射过程中炮口焰、烟很小。这门炮在逡逑完成地面连发测试后,预计将装备到联合高速舰(JHSV)上进行海上测试。图1.2是美逡逑国海军的电磁轨道炮工程样机及研制的超高速弹丸。逡逑美通用原子公司电磁系统分部(GA-EMS)研发了“闪电’’电磁轨道炮系统及超高速逡逑射弹,旨在发展一款多用途武器作战系统。“闪电”电磁轨道炮于2010年9月成功试逡逑射了空气动力学弹丸,炮口速度达到5马赫。2015年6月,GA-EMS完成了“闪电”电逡逑磁轨道炮的第100次成功发射。2017年5月,GA-EMS在美国陆军杜格威试验场以3MJ逡逑“闪电”电磁轨道炮为发射平台,成功对加装有增强型制导组件(GEU)的超高速射弹逡逑进行了测试,试验证明了该炮弹能够在30000g的高过载和强电磁环境条件下正常发射,逡逑验证了弹载双向数据链的能力,同时测试了炮弹的新型轻质弹托。GA-EMS计划于2018逡逑年在10MJ邋“闪电”电磁轨道炮上进行测试。逡逑法-德圣路易斯研究所(ISL)对电磁轨道发射技术开展了多年研究I%2'成为电磁逡逑发射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ISL建设了邋10MJ电源系统,其40mm邋口径发射器可将lkg逡逑弹丸加速到2km/s以上速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伟;董扬帆;闵冬冬;;美国电磁轨道炮技术的发展特点[J];现代军事;2016年11期
2 杜传通;雷彬;金龙文;向红军;孟学平;;电磁轨道炮电枢技术研究进展[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17年02期
3 汪文俊;;两大问题阻碍电磁轨道炮的进一步发展[J];防务视点;2016年11期
4 侯亚铭;;电磁轨道炮 改写未来战争的利器[J];舰载武器;2011年02期
5 王德;苏鑫鑫;;电磁轨道炮及其关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飞航导弹;2010年07期
6 谢杨柳;马萍;杨明;;电磁轨道炮外弹道建模与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9年02期
7 曹延杰;吴战胜;邹本贵;;美军电磁轨道炮的新进展[J];现代军事;2007年01期
8 周之奎,陈秋华;电磁轨道炮性能的数值模拟[J];高压物理学报;1989年04期
9 伍尚慧;;国外电磁轨道炮的发展现状与作战效能分析[J];军事文摘;2018年21期
10 何勇;谢龙;宋盛义;王刚华;张毫;;电磁轨道炮的三维电热力耦合数值模拟[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贾强;高跃飞;;电磁轨道炮后坐力计算[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嫣霞;王志军;范君健;;电磁轨道炮膛内磁场环境的数值仿真分析[A];OSEC首届兵器工程大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章节 本报记者 刘扬;中国电磁轨道炮开始量产?[N];环球时报;2018年
2 魏云峰;美情报机构紧盯中国电磁轨道炮[N];环球时报;2019年
3 ;美计划用电磁轨道炮在月球“开矿”[N];环球时报;2019年
4 海军装备研究院 刘奎 杨文韬;电磁轨道炮将对未来海战产生革命性影响[N];中国青年报;2015年
5 马建光 张乃千;电磁轨道炮“秒杀新时代”开创者[N];科技日报;2017年
6 朱梁文轩;电磁轨道炮:颠覆未来海战模式?[N];中国海洋报;2017年
7 赵戈;美海军力推电磁轨道炮[N];中国国防报;2014年
8 华凌;美海军将测试电磁轨道炮原型发射器[N];科技日报;2012年
9 ;电磁轨道炮,改写未来战争的利器[N];中国国防报;2012年
10 本报特约撰稿 李杰;电磁轨道炮:离实战还有多远?[N];中国国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亚舟;脉冲功率开关在电磁轨道炮电容储能电源中的应用与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2 吴金国;电磁轨道炮枢轨结构动力学与超高速刨削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3 楼宇涛;电磁轨道炮管身涡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4 赵建波;非轴对称载荷下电磁轨道炮炮管的力学分析[D];燕山大学;2012年
5 胡玉伟;电磁轨道炮仿真及性能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毓森;膛内革命[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王鹏飞;电磁轨道炮模拟负载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3 陈晓阳;增强型电磁轨道炮性能仿真与优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7年
4 谢杨柳;电磁轨道炮外弹道建模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齐东兴;电磁轨道炮外弹道试验设计与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6 吴鹏;增强型电磁轨道炮主体结构的动力学分析[D];燕山大学;2014年
7 贾强;电磁轨道炮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8 任波涛;四轨电磁轨道炮概要设计与有限元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程诚;串联增强型电磁轨道炮内弹道速度测量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10 王巧琴;基于Bragg光栅电磁轨道炮应变测试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56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756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