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虚拟试验时空一致性保障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20:50
【摘要】:时空一致性是保障虚拟试验过程真实性和试验结果有效性的基础。随着虚拟试验技术的发展,跨靶场、跨区域联合试验,多系统并行等应用模式导致分布式虚拟试验中的时空不一致问题愈发突出。因此研究解决虚拟试验时空不一致问题的相关方法,提出高性能的时空一致性保障技术对于保证虚拟试验的真实感和结果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在研究现有仿真领域时空一致性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定义了虚拟试验时空一致性评估模型,围绕数据过滤,状态预测,数据分发服务等时空一致性保障技术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具体内容如下:针对现有基于内容的发布/订阅机制下数据过滤方法处理速度较低,动态性能不足的问题,本文对数据过滤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双属性组合域划分的发布/订阅匹配算法,该算法对整个属性空间中的属性进行两两划分建立多个双属性组合域,利用双属性组合域的过滤能力提高事件匹配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缩短事件匹配的时间,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避免信息延时与数据丢失导致的时空不一致问题,改善系统的时空一致性。针对信息传输延时和数据丢失产生的时空不一致问题,深入研究了基于推算定位模型(DR)和灰色多因素MGM模型的状态预测算法。利用实体的历史状态信息对实体当前时刻或未来的状态进行预测,补偿信息传输延迟和数据丢失导致的参试节点间同一实体状态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推算定位模型能够在高频度的信息传输中提供较高的预测精度,MGM模型能够更好的应对复杂、运动状态突变下的状态预测。两种预测模型能够有效补偿信息传输延时和数据丢失产生的时空不一致,提高系统的时空一致性。针对现有数据分发机制信息传输效率较低,仅支持单节点属性信息交互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DO属性域的数据分发机制,对信息交互过程中的大批量数据进行管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通过将更新的SDO属性加入到SDO属性域中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避免网络阻塞带来的信息延时与数据丢失,有效降低时空不一致问题发生的概率。在本单位自主研发的HIT-TENA体系结构中对时空一致性保障技术进行集成。搭建测试环境,对时空一致性保障技术的性能进一步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时空一致性保障技术能够改善试验系统中的时空不一致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J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振宇;张为华;;基于预测模型的虚拟试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J];工程设计学报;2008年01期

2 杨岳;杨颜志;彭波;;铁道车辆舒适性虚拟试验系统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14期

3 赵雯;廖馨;代坤;彭健;;虚拟试验验证技术发展思路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年03期

4 孙侠生;段世慧;;飞机结构虚拟试验与认证方法的发展趋势[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年05期

5 葛春平;;大规模虚拟试验分层试验环境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11期

6 赵雯;彭健;;复杂军工产品虚拟试验验证技术研究与发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06期

7 刘高峰;陈佳俊;程志锋;刘坤;;装备虚拟试验系统体系结构及其互联技术[J];计算机工程;2012年01期

8 辛海涛;王少萍;焦宗夏;;基于电动静液作动器虚拟试验仿真平台下的多学科建模技术[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8年06期

9 辛海涛;王少萍;焦宗夏;;基于电动静液作动器虚拟试验仿真平台下的多学科建模技术[J];机床与液压;2008年10期

10 张兆丰;李碧波;杨岳;程立志;陈峰;;铁道车辆运行稳定性虚拟试验系统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广;;舵系统展开过程虚拟试验仿真[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辛海涛;王少萍;焦宗夏;;基于电动静液作动器虚拟试验仿真平台下的多学科建模技术[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周云波;李宏才;闫清东;;虚拟现实在坦克机动性虚拟试验中的应用技术研究[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河;段世慧;张生贵;;基于CAA的静强度虚拟试验可视化方法研究[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尹文涛;基于层析成像的虚拟试验网络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彭波;铁道客车乘坐舒适性建模、仿真与虚拟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杨京礼;基于层析成像技术的虚拟试验网络测量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吴扬;虚拟试验风场建模及应用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门玉琢;基于ADAMS的重型载货汽车可靠性仿真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江发潮;汽车AMT电控单元虚拟试验系统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7 彭倩;轿车准静态顶盖抗压及动态翻滚虚拟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坤;电动滚筒虚拟试验平台的开发与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韩明霞;工程机械液压底盘虚拟试验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苏文圣;基于信息化体系结构的雷达制导导弹虚拟试验系统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赵晓斌;基于信息化体系结构的激光制导导弹虚拟试验系统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陈佳晔;动基座传递对准虚拟试验验证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胡腾飞;虚拟试验使能支撑框架优化技术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宋慧波;基于HLA的多学科虚拟试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8 贾涛;某机电平台系统热特性虚拟试验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9 李澄宇;虚拟试验时空一致性保障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李骥;虚拟试验系统支撑平台实时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67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767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3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