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聚能侵彻体作用混凝土结构靶毁伤效应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J410
【图文】:
破炸弹的弹体,组合安装了降落伞/火箭复合减速/增速装置。它主要由战术飞机在低空投放,炸弹在尾部稳定翼的翼片之间装有 4 台反向推力发动机,反向发动机在投弹后启动用以降低炸弹速度,之后弹体后方的降落伞打开使弹体转向接近垂直降落状态随后启动4组推进火箭发动机,烧掉降落伞的同时为炸弹增速,在延时引信的配合下,使弹体具有足够的动能穿透混凝土层后起爆,通过爆轰效应破坏跑道表层。“混凝土破坏者”攻击跑道时可以形成直径大约 5 米的弹坑,毁伤面积较大,但是由于其降落伞和正/反向火箭的调姿和加/减系统过于复杂,且炸重量较大,当时的战机大多只能挂载 1~3 枚。“混凝土破坏者”在执行反跑道作战任务时,必须非常精准地投放到跑道上才能发挥作用,当投到软土层上方时,作战效果甚至还不如普通炸弹。此外,实战证明,想要破坏跑道,一方面要求将“混凝土破坏者”精准地投放到宽带 40 米的直线距离内,另一方面还要求多架攻击机顺着跑道的轴线飞行,而跑道两端恰恰正是防空火力的最强方向;虽然由于当时阿拉伯盟军没有准备足够的防空火力,“混凝土破坏者”在实战中取得了一定的战绩,然而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b) BAP-100 线式爆炸和对混凝土跑道的攻击效果图 1.2BAP 反跑道炸弹“混凝土破坏者”、迪朗达尔”以及后来的 BAP-100 是同时代中打击机场跑道的明星炸弹,它们的特点是依靠炸弹的动能作用侵入混凝土层以后,采用延时引信引爆装药对机场跑道造成毁伤。为了增强空中力量对跑道的封锁效果,各国还发展了专门用于封锁跑道的机载投放器,反跑道炸弹向集束与小型化发展。小型化的反跑道炸弹重量小,无法采用传统的火箭增速装置达到动能穿透的目的,普遍采用两级串联破/爆战斗部,前级聚能破甲战斗部在跑道道面上形成柱形孔洞,后续爆破战斗部随进至孔洞5
JP-233反跑道炸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义锋;王晓鸣;李文彬;;不同的环形起爆位置对球缺型药型罩形成聚能侵彻体的影响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4期
2 焦志刚;曹旭;张明博;;内外径比值对横向效应侵彻体的影响分析[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3 黄维平;焦志刚;张镇洲;;锥形药型罩壁厚对形成侵彻体特性的影响[J];装备制造技术;2016年04期
4 杜宁;焦志刚;刘伟;;药型罩罩顶圆弧半径对形成侵彻体特性的影响[J];装备制造技术;2016年06期
5 林加剑;沈兆武;任辉启;樊自建;蒋耀港;;一种形成尾翼型聚能侵彻体新方法的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08年05期
6 苗勤书;王晓鸣;李文彬;;双层药型罩侵彻体形成过程的数值仿真[J];弹道学报;2011年01期
7 李文彬,赵国志,王晓鸣,何勇,李小笠;杆式侵彻体冲击起爆反应装甲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吕锦锋;钱建平;申屠德忠;;高速侵彻体与水下爆炸波对舰舷结构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7期
9 黄正祥,张先锋,陈惠武;起爆方式对聚能杆式侵彻体成型的影响[J];兵工学报;2004年03期
10 李永胜;王伟力;宋之勇;;抑制中心逆向侵彻体的异型环形装药设计[J];火工品;201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殷艺峰;耿梓圃;徐峰悦;王海福;;活性材料芯体结构侵彻体侵爆毁伤效应数值模拟[A];第六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2014年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李成兵;沈兆武;裴明敬;;高速杆式弹丸的三维数值模拟[A];计算爆炸力学进展[C];2006年
3 范少博;陈智刚;郭光全;侯秀成;陈冬梅;;动能侵彻体头部形状对其侵彻效能影响研究[A];第七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许香照;马天宝;宁建国;;聚能装药侵彻混凝土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4暨第三届钱令希计算力学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4年
5 鄢常舒;王树理;张仁民;王成虎;吴春雷;;拉伸聚能成型爆破在国防工程中的应用[A];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何广沂;;聚能爆破的研究与实践[A];第七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陈贤林;董振;;带孔聚能罩的射流及其侵彻[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8 王鑫;王U
本文编号:2768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768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