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轨迹测量弹载天线小型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2 14:29
【摘要】:轨迹测量弹载天线一般由导航信号接收天线和轨迹参数发射天线组成。它是为了满足精确制导弹药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对实验弹在飞行状态下的技术参数进行实时测试而存在的一种天线形式,是弹道打击武器及精确打击武器研发设计阶段的测试部件。这就要求它必须具有尺寸小、重量轻的特点,不能占有弹体宝贵的空间和发射载荷,同时还应具有满意的机械强度且不影响弹体的气动外形及飞行性能。本文根据实时轨迹测量的要求,通过天线整体的小型化,分别设计出两款既能够满足高机械强度要求又不影响弹体气动外形的导航信号接收天线和轨迹参数发射天线。主要的研究成果概括为以下几点:1.通过在馈电网络中引入平行双线结构实现差分馈电,产生180°相位差,减少一级功分器。引入“虚地”,避免了两个功分器印制在同一层。辐射体采用平面化的四臂螺旋,降低了天线的高度。馈电网络平面尺寸的减小和辐射体高度的降低使得天线在整体上实现了小型化。2.通过采用缝隙耦合馈电代替金属探针将信号由馈电网络传输至辐射体,进一步降低了天线整体的高度,同时还解决了金属探针组装不方便的问题,从而在天线整体上进一步达到了小型化。3.运用镜像原理将金属弹体等效为无限大的金属面,使天线振子的另一半所产生的的场由其镜像等效所得,则可省略振子的另一半,大大减小了辐射体的尺寸,从而在天线整体上达到了小型化。4.通过法向旋转贴片获得阵列单元的圆极化特性,并将天线整体固定于弹体表面的环形槽内实现与弹体共形。采用缝隙耦合馈电将馈电网络置于辐射体正下方的一层,从而使得天线整体的曲面尺寸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实现了小型化。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J410.3
【图文】:

原理图,轨迹测量,弹体,原理图


逦第一章绪论逦逡逑第一章绪论逡逑1.1研究背景及意义逡逑1.1.1轨迹测量弹载天线的基本概念逡逑轨迹测量弹载天线一般由导航信号接收天线和轨迹参数发射天线组成。导航逡逑信号接收天线接收导航电文,然后由芯片计算出弹体的位置、飞行速度和时间信逡逑息。并通过轨迹参数发射天线将解算出来的信息参数实时地发送给地面观测基站,逡逑地面基站通过数据处理实时画出弹体的运行轨迹,从而达到实时监测弹体飞行姿逡逑态的目的,其原理图见图1-1[1’2]。逡逑

电流分布,电流路径,曲流,技术


元件降低天线的谐振频率,减小了其物理尺寸^邋一般加载的感性、容性和阻性的逡逑元件主要分为集总元件和分布参数的元件[35—39]。手机天线设计中可以通过直接加逡逑载集总电感元件增大天线的电长度,减小其物理尺寸,图2-3为集总电感加载的手逡逑机天线[3°]。也可以通过在电流分布不同的位置改变金属线的宽度实现分布参数加逡逑载_。逡逑10逦馈fe枝节—j邋I;邋!邋133saf邋i4邋,,逡逑带?型逦Al,A2:馈电点逡逑匹配电路Bl,B2:短略点逦x逡逑^逦yi逡逑图2-3集总电感加载[3()]逡逑2.4增大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逡逑微带贴片天线的长度和宽度可表示为:逡逑?邋=邋—(^)^逦(2-1)逡逑2/0邋2逡逑b邋=邋—(—=-2N0逦(2-2)逡逑2/0^逡逑6逡逑

电流分布,集总电感,加载


(a)逦(b)逡逑图2-2曲流技术电流路径。(a)未使用曲流技术;(b)使用曲流技术逡逑2.3电抗性元件加载逡逑电抗性元件加载技术通常是通过在天线某个位置加载感性、容性或者阻性的逡逑元件降低天线的谐振频率,减小了其物理尺寸^邋一般加载的感性、容性和阻性的逡逑元件主要分为集总元件和分布参数的元件[35—39]。手机天线设计中可以通过直接加逡逑载集总电感元件增大天线的电长度,减小其物理尺寸,图2-3为集总电感加载的手逡逑机天线[3°]。也可以通过在电流分布不同的位置改变金属线的宽度实现分布参数加逡逑载_。逡逑10逦馈fe枝节—j邋I;邋!邋133saf邋i4邋,,逡逑带?型逦Al,A2:馈电点逡逑匹配电路Bl,B2:短略点逦x逡逑^逦yi逡逑图2-3集总电感加载[3()]逡逑2.4增大介质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文;;曲折臂天线[J];电子对抗技术;1989年01期

2 马静娴;;天线:我们的电子眼和耳[J];火控雷达技术;1989年02期

3 黄景熙;范治波;;锥削开槽天线的计算[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4 王美焰;李畅;胡峰;;一种轻量化天线单元结构设计[J];机械与电子;2018年01期

5 齐子森;郭英;王布宏;侯文林;;共形阵列天线单元极化形式的优化设计[J];航空学报;2011年04期

6 张沛军;李雪帆;;天线单元间互耦对功率再分配的影响及相关问题[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年06期

7 张延涛;;一种基于蝴蝶结型的天线单元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质量;2013年02期

8 蒋占军;赵新胜;尤肖虎;;一种分布式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远端天线单元动态选择模型[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2期

9 王朋;;某大型振动试验工装研究[J];电子机械工程;2016年05期

10 郑文泉;马岩冰;薛玲珑;黄一;;一种宽带低剖面动中通天线单元的设计[J];无线电工程;201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高领;刘淑芳;冯瑾;史小卫;;一种新型的紧耦合交织螺旋天线[A];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中册)[C];2017年

2 孙保平;付纳新;;某型雷达天线单元组件的检验方法[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刘会来;王秉中;徐军;;一种新型的电可调阵列反射天线单元的研究[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4 崔伦;黎铖;周俊娜;郭景丽;;一种用于5G手机的双频8端口MIMO天线[A];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8年

5 周江f;沈英达;;一种U形Adcock测向天线[A];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7年

6 王灿;葛悦禾;孙竹;;一种宽带TD-LTE印制振子天线单元设计[A];2013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王剑;费冬亮;张伟;梁广;贺连星;;一种高增益高可靠性的星载数传天线[A];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7年

8 项尚;田贵宇;肖高标;毛军发;;基于广义传输矩阵的天线单元等效模型研究[A];2013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丁卓富;肖绍球;柏艳英;王秉中;;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及其相控阵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10 叶茹梦;陈瑾;;应用于WLAN/WiMAX设备的频率可重构MIMO天线[A];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刘罡 吴翔;5G关键技术——Massive MIMO测试方案[N];人民邮电;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学武;基于复杂载体的宽频带天线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林娴静;双工天线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3 刘峰;同平台多天线SAR成像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4 熊立志;软件天线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杨雪松;微带可重构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6 周龙建;平台天线一体化宽带隐身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7 罗超鸣;高隔离度的小型化MIMO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8 柏艳英;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单元及其在阵列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徐志;宽带宽角有源相控阵天线单元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郭琳;移动终端MIMO天线关键参数及测试验证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晨;小型化高隔离度MIMO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张琳;应用于大规模MIMO的高隔离度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王清松;基于时域UWB定位系统的小型化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耿东东;时域脉冲超宽带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简泽;基于SISL的天线及其阵列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唐彬;高隔离度的超宽带MIMO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7 张星宇;实用平面小型化可重构天线[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宋泽林;新型宽带MIMO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9 孙德明;基于单辐射体的MIMO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10 王德才;轨迹测量弹载天线小型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00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800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4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