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复杂电磁环境下协同干扰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03:52
【摘要】:随着雷达组网技术的发展,目标突防过程中容易受到敌方各种搜索、跟踪和制导雷达的威胁,众多不同载频、脉宽、带宽和调制形式的雷达信号在战场中形成了复杂的电磁环境。为了保护目标成功突防,协同干扰在对抗雷达组网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协同干扰效果评估作为衡量干扰后组网雷达的作战能力,是反映干扰机突防能力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受到对抗双方多种因素的影响,快速合理的评估结果有利于干扰方及时改变干扰策略,对干扰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复杂电磁环境下协同干扰效果评估和干扰资源分配进行建模,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对评估结果进行仿真分析。首先,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信号在时域存在脉冲丢失的现象,提出基于间歇采样的叠加转发干扰样式,通过控制叠加参数可以产生位置更灵活、干扰距离更远的欺骗或压制效果;针对众多雷达信号在频域所占据的频谱较宽,单部干扰机无法满足干扰要求的缺点,提出基于DRFM技术的功率协同和时间协同干扰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对比,验证了协同干扰的有效性。其次,在干扰效果评估中,分析了不同干扰样式下时域、频域、空域和干扰样式影响因子计算方法,建立了影响因子效益矩阵。根据雷达信号处理过程,以组网雷达检测概率和定位精度作为评估指标,提出以“干扰机对不同距离上干扰效果的加权和”作为协同干扰效果评估的目标函数,建立了协同干扰效果评估模型。分析了不同干扰策略下,对组网雷达的干扰效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后,当对抗双方雷达和干扰机较多时,针对传统的遍历算法无法快速找到最佳的干扰资源分配策略问题,将种群智能优化算法应用在协同干扰资源分配中,并针对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在干扰资源分配中存在收敛速度慢和局部收敛的缺陷,分别对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将改进的算法应用于干扰资源分配和干扰效果评估,验证了改进的算法在提高收敛速度和避免局部收敛具有显著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974
【图文】:

原理图,电磁环境,脉冲流,原理


210 0!( ) ( )exp( )! !1 (1 ) exp( )nn nn nnt ttn nt tρ ρρρ ρ=∞= = = = + 表 2.1 给出了在脉冲流密度ρ 和干扰时间t不同的情况下的表 2.1 不同 ρ 和t时内的脉冲丢失概率t(μs)1(s ) ( 1)( )nP t>10 20 30 5000 0.12% 0.47% 1.02% 10000 0.47% 1.75% 3.69% 15000 1.02% 3.69% 7.54% 从表 2.1 可以看出,在干扰时长一定的情况下,脉冲流密度,在脉冲流密度一定情况下,干扰时长越长,则脉冲丢失概干扰机脉冲丢失现象的示意图如图 2.1 所示。1τ2τ

干扰机,干扰效率,雷达


不同雷达数量下的干扰机干扰效率(1部干扰机)

干扰机,干扰效率,雷达,硕士学位论文


不同雷达数量下的干扰机干扰效率(2部干扰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川;李鲜武;;多元代价函数的组网雷达控制模块设计[J];雷达与对抗;2015年04期

2 袁凯;邹力;;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反导雷达干扰效果评估[J];舰船电子工程;2015年11期

3 孙国政;李景岩;;组网雷达站址误差对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J];舰船电子对抗;2015年05期

4 李圣衍;郭波;侯燕;;几种典型的组网雷达干扰方式效能分析[J];舰船电子对抗;2015年05期

5 郑光勇;刘国柱;王福志;;在恒虚警检测下的多假目标干扰效果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年10期

6 员志超;;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雷达干扰效能评估方法[J];软件导刊;2015年06期

7 景志;杨立永;张国兵;;基于航迹跟踪的多假目标干扰效果评估[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5年03期

8 汪连栋;郝晓军;韩慧;;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分析及环境控制实现[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4年06期

9 何凡;祁世民;谢贵武;吴桐;;改进蚁群算法求解多目标雷达干扰资源优化分配[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4年06期

10 陆文博;刘春生;周青松;黄中瑞;;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的干扰资源优化分配技术[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忠;基于DRFM的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干扰新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07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807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6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