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多喷管火箭增程迫击炮弹结构设计及气动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11 07:23
   射程是武器系统的重要战术技术指标。随着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迫击炮弹的射击精度大大提高,因此提高迫击炮的射程非常重要。而火炮射程的提高,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御中,都可以对敌方的有生力量进行有力的打击。因此,本文设计了四喷管固体火箭发动机增程迫击炮弹并对其进行了气动特性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四喷管火箭增程迫击炮弹的外形、战斗部、发动机系统以及稳定装置进行了总体结构布局设计。其次,建立弹丸质量变化模型、发动机推力模型和质点弹道模型,运用ISIGHT优化设计软件分析了射角、发动机点火时间、发动机工作压力和推进剂质量对射程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发动机的最佳工作参数。然后,在上述参数的基础上对发动机装药进行具体设计,利用UG曲面偏置功能得到燃烧面积随已燃厚度的变化规律,进而建立火箭发动机内弹道方程组,解算得到压力-时间曲线,并与优化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考虑推进剂材料的粘弹性情况下,利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弹丸膛内运动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得到了发射过程推进剂药柱和其它主要零件的应力分布,同时用添加垫圈的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药柱底部因受力不均而产生的应力过大的问题。最后,应用Fluent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了在有喷流和无喷流两种状态下火箭增程迫击炮弹的气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喷流使阻力增大,随着马赫数或攻角的增加喷流对阻力的影响有减小的趋势,喷流对升力和力矩的影响不明显。稳定性储备量的计算结果显示有喷流和无喷流的稳定性储备量都在12%以上,满足稳定性要求。
【学位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TJ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虎仁;亢银环;荆海斌;任霞;赵晓红;;火箭增程迫弹外弹道的独特现象[J];科学中国人;2015年17期

2 程路远;李志刚;熊伟;;120毫米制导迫击炮弹[J];兵器知识;2012年09期

3 任志安;郝点;谢红杰;;几种湍流模型及其在FLUENT中的应用[J];化工装备技术;2009年02期

4 何春霞;卫丰;智友海;;过载条件下固体发动机药柱结构完整性分析[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张晓玲;华菊仙;;“打了就跑”的120毫米迫击炮[J];现代军事;2006年03期

6 宋德军;;近战利器现代迫击炮[J];国防科技;2006年02期

7 于胜春,赵汝岩,周红梅,郭资源;基于Pro/E特征造型技术的固体发动机装药燃面计算[J];固体火箭技术;2005年02期

8 张洪金,丛景璞,罗树庭;迫击炮弹杀伤威力设计[J];弹道学报;2004年02期

9 王帅 ,刘超威;步兵武器库的“精英”——透视迫击炮弹发展现状[J];环球军事;2003年13期

10 郭振伏,武晓松,余陵,王栋;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助推火箭推进剂结构完整性分析[J];弹道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建彬;双基推进剂屈服准则及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2 李磊;基于结构完整性分析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药形改进与优化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朱卫兵;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结构完整性及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高旭东;复杂旋转侧喷流场数值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祥琴;某导弹用单室双推力固体发动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 赵博文;随行装药内弹道优化设计及数值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朱继锋;超音速翼型操纵面偏转时激波诱导分离的数值模拟[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侯普秀;微推偏喷管模拟实验相似准则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16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816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d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