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线圈靶测速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5 04:39
   弹丸初速,是研究内外弹道学理论及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关系着内外弹道学理论研究的建设发展以及武器装备性能提升等方面问题。为此,寻找能够测量出弹丸初速的方法或装置是刻不容缓的事。线圈靶作为一种测量弹丸初速的非接触型区截装置,有着结构简单,可不间断使用,对弹丸运动姿态无影响等优点。本论文针对线圈靶在弹丸初速测量中的相关技术展开研究,部分科研成果可为线圈靶测速技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本文首先介绍了线圈靶测速原理。通过研究靶线圈、弹丸两者的等效模型,构建了线圈靶测速理论模型。分析了靶线圈和标定线圈的结构理论,阐述了线圈材料和线径大小的选择方法,以及线圈层数和匝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实践设计了靶线圈和标定线圈实物模型。最后通过搭建线圈靶测速系统试验平台,进行一系列测速实验,验证了线圈靶测速相关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从而证明了本文设计的线圈靶测速装置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在分析和总结引起线圈靶测速误差因素原因的基础上,设计了测量靶线圈电磁中心的新方法,为靶线圈电磁中心的检测提供了新的途径。本课题设计的线圈靶测速装置采用无励磁线圈靶测速系统。靶线圈结构为简单变压器式结构,标定线圈结构为圆形薄壁式。选用0.3mm的漆包线进行靶线圈和标定线圈的缠绕,靶线圈的缠绕方式为多层绕组密绕式,标定线圈的缠绕方式为圆形单层同轴式。
【学位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TJ410.6
【部分图文】:

结构图,靶线,结构图,变压器式


丄1简单变压器式粗线圈??图3.1为第一种靴线圈结构,称为简单变压器式靴线圈[wi。依据图可知道,其基本结??是在弹丸飞经弹道两侧分别放置一个励磁线圈和一个感应线圈,或将这两个线圈整合为??个结构中,两个线圈之间的距离非常近。??

变化曲线,圆线圈,磁场,感应线圈


(1)圆线圈全空间公的分布??通过对第二章2.3.1节公式口.11)进行解算,可得出在0—定的情况下,圆线圈内部磁??场强度公沿径向的变化曲线如图3.7口1]所示,假设电流/?=?U。各条曲线的0逐渐递増。??,X?10'???1?[?1?'??1?I?I? ̄? ̄ ̄???8=pi/2??。9-?A?A?二?5'r??0.8?-?I?\?I?\?-——8-pi/4??I?\?j?\??B=pi/12??Q?7?-?J?t?■?I?…"w.、0"^Q??口?I?I?I?I???I???-目?-4?_2?0?2?4?目??X/cm??图3.7圆线圈磁场沿径向分布图??由图3.7可得出W下主要结论:当巧^-,0=-时,圆线圈对于其所围成的内部全??2?2??空间区域来说,其磁感应强度公最大。就是说,0=-时,如果感应线圈穿过励磁线圈时,??2??刚好两个线圈平面发生重叠,此时感应线圈中的磁场感应强度公最大,Z轴磁场为零。则??感应线圈内任意一点的磁场感应强度为:??巧二N^Jr广(r-。,?cos取)抑?口巧??1?_3??此时,^?=?(?"2+巧?2-2r.巧?cos^)2??a?\?'??

示意图,感应线圈,圆线圈,维空间


则其歴数为7Vi?=5?0。??进行下一步之前,先分析下标定线圏在穿过感应线圈整个过程中,其感应磁场强度的??变化情况。由图3.8知,标定线圈与感应线圈的距离为感应线圈的半径r时,感应线圈平??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恭维;唐列娟;吴书朝;林钢;;产生匀强磁场的球状线圈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1期

2 段永达;悬浮线圈轴向上磁场强度的测试[J];电测与仪表;1988年03期

3 陈勇;徐桂芝;杨硕;杨庆新;;经颅磁刺激线圈设计及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4 池立江;颜语;汶占武;;非均匀外磁场对罗氏线圈的干扰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年15期

5 池立江;颜语;郭颖宝;;外磁场对罗氏线圈的影响分析及验证方法[J];高压电器;2011年12期

6 颜景龙 ,于永强;感应法测量靶线圈电磁中心[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1999年01期

7 李洁;李金辉;;连续式线圈的结构特点及应用[J];电气制造;2010年12期

8 储岳森,郑杰,鲍胜浩;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梯度线圈的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7期

9 黄浩,陆继明,毛承雄,李维波;Rogowski线圈结构参数仿真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4年03期

10 郭航;轴对称线圈静磁场的计算与应用[J];电工电能新技术;199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晓虎;基于平面线圈的微传感器及其制造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程欢欢;深部经颅磁刺激脑内感应电场分布的仿真研究与线圈设计[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王珂;线圈靶测速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3 居婷婷;毛衫织物线圈结构建模与仿真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丹;线圈电感的计算机辅助计算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5 叶华华;BCC线圈及其支撑结构的分析与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赵磊;纬编针织物线圈的三维模拟及变形实现[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7 姜锐;中低速磁浮列车测速与相对定位传感器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符磊;感应式空心线圈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55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855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4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