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转头导弹动力学建模与控制问题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TJ760
【部分图文】:
服铰链力矩的影响,应使弹头的质心位于在铰链轴上,并且在飞行过程中使弹头部分的??压心保持在铰链轴心,从而能够使得弹头相对弹体不会产生附加的结构和气动载荷,且??当弹头偏转时也不会造成导弹整体质心的变化。偏转头导弹示意图如图2.1所示,为了便??于分析和计算,设导弹弹头之后的部分(称为后体)为圆柱形,弹头为圆锥形。〇为全??弹的总质心,<9?为弹头的质心为后体的质心。?????at?q?|???图2.1偏转头导弹外形示意图??偏转头导弹在弹头不相对弹体偏转时气动外形为轴对称型,为了实现快速性,故可??以采用侧滑机动(STT)的控制方式,导弹滚转运动可以通过设计自动驾驶仪来实现弹体??的稳定。由于偏转弹头没有提供弹体滚转的运动控制,仅提供了俯仰运动和偏航运动的??运动控制。为了方便控制器的设计,因此本文通过在弹体尾部安装空气舵方式控制导弹??的滚转运动。控制模式具体为:在保证弹体滚转稳定的条件下,俯仰运动、偏航运动通??7??
3.2弹头结构及组成??传统意义下得导弹弹头主要由壳体、战斗部、导引头和保证弹头正常完成其功能的??各种装置和系统组成,其导弹的弹头的结构如图3.1所示。??-??4??1-弹头壳体2-弹身中轴线3-战斗部4-导引头5-弹身??图3.1传统弹头结构??然而偏转头导弹的弹头结构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可以控制弹头转动的偏??转机构,如图3.2所示。弹头的组成随导弹及其打击目标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在此只??讨论偏转头导弹弹头结构。??/?4??1-弹头壳体2-弹身中轴线3-战斗部4-导引头??5-偏转机构6-弹身■_??图3.2偏转头导弹弹头结构??壳体:导弹在飞行时最高速度有可能高达10?25倍声速,须承受自身重力30?50??18??
3.2弹头结构及组成??传统意义下得导弹弹头主要由壳体、战斗部、导引头和保证弹头正常完成其功能的??各种装置和系统组成,其导弹的弹头的结构如图3.1所示。??-??4??1-弹头壳体2-弹身中轴线3-战斗部4-导引头5-弹身??图3.1传统弹头结构??然而偏转头导弹的弹头结构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可以控制弹头转动的偏??转机构,如图3.2所示。弹头的组成随导弹及其打击目标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在此只??讨论偏转头导弹弹头结构。??/?4??1-弹头壳体2-弹身中轴线3-战斗部4-导引头??5-偏转机构6-弹身■_??图3.2偏转头导弹弹头结构??壳体:导弹在飞行时最高速度有可能高达10?25倍声速,须承受自身重力30?50??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凌华;赵红超;姜晓明;;反舰导弹过载控制系统攻角观测器设计[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2 花文涛;刘凯;丁海山;;滚仰式红外导引头视线角速率提取方法研究[J];红外技术;2015年01期
3 李小平;陈少君;;空空导弹制导跟踪控制器设计及其仿真[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年10期
4 谷良贤;白壬潮;孙晓峰;胡寒栋;;两种弹头偏转机构的适用性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4年05期
5 刘慧;朱明超;高思远;张宏巍;吴泽鹏;;滚仰式导引头稳定平台动力学建模及驱动力矩计算[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6 王军平;江燕俊;;新型红外导引头伺服控制方法的优化与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3年02期
7 舒燕军;唐硕;;轨控式复合控制导弹制导与控制一体化反步设计[J];宇航学报;2013年01期
8 孙晓峰;谷良贤;;偏转弹头导弹动力学建模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刘颖;陈勇;;国外精确制导武器的导引头技术发展[J];飞航导弹;2011年08期
10 王旭刚;周军;;滚转偏转头导弹动态特性分析[J];宇航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鹏;传统和高阶滑模控制研究及其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孙胜;有限时间收敛寻的导引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肖克凡;最优末段导引律与导引头跟踪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郭玉洁;偏转头弹箭的超声速流场与气动特性[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3 李鹏;自寻的导弹捷联导引系统设计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岳海峰;变结构控制抖振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60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86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