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变形导弹快速跨域飞行自主导航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04:20
  本文以变形导弹快速跨域飞行自主导航信息融合方法为研究对象,针对变形导弹跨空域飞行工作环境多变、动态性强、单一导航传感器可用性差、无法全程导航等问题,对基于双矢定姿的变形导弹惯导机动辨识方法、基于可用性分析的多源导航体制决策方法、基于神经网络ANFIS修正的非线性滤波算法和基于因子图的多源导航数据信息融合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因子图贝叶斯估计的变形导弹自主导航信息融合方法,并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可用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变形导弹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建模,同时针对变形导弹飞行宽空域、高动态的飞行特性,采用加速度及角速度数据剖面矢量分析等方式,构建综合数据剖面分析方法,对导弹全程导航动态特性进行辨识,以此为依据为传感器可用性分析提供先验信息。然后针对各导航传感器在变形导弹飞行过程中无法全程工作的问题,结合导弹导航机动辨识结果,对各导航体制可用性进行论证,在充分考虑变形导弹工作目标的情况下构建传感器决策标准和流程,分别基于单一因素和各因素综合考虑条件下对变形导弹传感器可用性进行决策分析,提出基于可用性分析的多源导航传感器决策融合方法,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进行决策融合仿真,为...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变形导弹快速跨域飞行自主导航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飞行器本体系

姿态信息,运动轨迹


仿真运动轨迹姿态信息

速度信息,运动轨迹,综合剖面,角速度


仿真运动轨迹速度信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改进的Hough变换的多目标无源测向交叉定位技术[J]. 李鹏.  舰船电子对抗. 2017(03)
[2]视觉导航技术的发展[J]. 张海,吴克强,张晓鸥.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17(02)
[3]基于因子图的无人机全源导航关键技术研究[J]. 王慧哲,曾庆化,刘建业,陈维娜.  导航与控制. 2017(02)
[4]不依赖卫星的新型导航技术发展分析[J]. 赵利平,席欢,张永红,耿国桐.  卫星应用. 2016(05)
[5]一种改进的RatSLAM仿生导航算法[J]. 张潇,胡小平,张礼廉,马涛,王玉杰.  导航与控制. 2015 (05)
[6]无人机导航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J]. 周建民,康永,刘蔚.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5(03)
[7]GHQF精度分析及其在组合导航中的应用[J]. 穆荣军,梁浩,庞宝君,崔乃刚.  飞行力学. 2015(04)
[8]自适应各向异性SGHQF及其在组合导航中的应用[J]. 梁浩,穆荣军,崔乃刚,王丹丹.  控制与决策. 2015(07)
[9]基于渐消滤波的神经网络优化算法及其应用[J]. 高社生,杨一,高兵兵.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5(02)
[10]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与Kalman滤波耦合的瓦斯涌出量动态预测模型[J]. 付华,訾海.  计算机应用. 2015(01)

硕士论文
[1]全天候多源天文自主导航方法研究[D]. 孙洪驰.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2]再入机动飞行器组合导航信息融合方法研究[D]. 李云天.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3]空天飞行器多源信息融合自主导航及系统实现研究[D]. 潘加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4]基于动态故障诊断的SRLV容错控制方法研究[D]. 张新.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5]长航无人机多源信息融合自主导航及其仿真关键技术研究[D]. 方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
[6]重复使用运载器先进导航技术研究[D]. 刘斌.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7]基于偏振光的光流导航定位方法[D]. 梁登.华中科技大学 2013
[8]GPS软件接收机建模仿真与抗干扰性能研究[D]. 刘贤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9]主被动雷达复合制导中的融合目标识别技术研究[D]. 苏剑.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
[10]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姿态测量及其在航拍图像校正中的应用设计[D]. 王喜权.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25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925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6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