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多功能火工品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1-01-19 04:40
  火工品作为一种内含输出药剂的起爆装置,在军事武器,航天探索与民用爆破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的不断提高,火工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火工品在其性能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火工品测试是了解火工品性能指标,评价火工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火工品的设计、研制与生产过程中,火工品实验与测试技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其有效得地减少了火工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由于传统测量测试仪器单一且集成化程度低,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本设计根据常用的电火工品与测试方法,结合虚拟仪器技术研制出一种多功能火工品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中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使得原有火工品试验的手工记录方式得到了改进,解决了长时间贮存产品原始试验数据难以查询的问题。本文完成工作如下:(1)研究了电火工品发火原理及测试技术,深入论证分析了电火工品感度试验测试方法及其数理统计方法与火工品作用时间测试原理及方法。最终建立了以兰利法与升降法为标准的感度试验模型,并确定了以光电法与探针法为基础的作用时间测试方案;(2)结合项目技术指标与任务要求,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方案。硬件部分以STM32F103VCT6作为控制单元,并包含了外... 

【文章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多功能火工品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火工品的军事用途

军费开支,比例,火工品,生活中


各国军费开支比例

火工品,用途


图1.3火工品的民事用途在研制与设计火工品的过程之中,试验与测试技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了解火工品工作机制,评价其水平与质量以及对相关故障进行诊断分析,定的技术手段来获取火工品在设计过程中的数据与参数,火工品的试验与之诞生[2]。由于火工品质量问题而导致弹药失灵报废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就是 1964 年美国的火箭发动机点火电具被静电击穿发生爆炸,损失惨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火工品在我国军事上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 郝志坚,赵楚风,史春雨,李万祥.  福建质量管理. 2016(05)
[2]基于Labview状态机的飞行器自动测试平台设计[J]. 黄皓,尹禄高,于航.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5(08)
[3]基于STM32的温度测量系统[J]. 钟科.  微处理机. 2015(01)
[4]基于FPGA与Cortex-M3的仿真验证平台设计[J]. 李效白,周强,左捷,郭忠元,王孟.  中国集成电路. 2013(12)
[5]国外新型火工药剂安全技术研究进展[J]. 任晓雪,柏席峰,彭翠枝,王昕.  爆破器材. 2013(05)
[6]军费开支与科技创新的双赢之道[J]. 于新东.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3(05)
[7]基于MXI-4技术的导弹高低温性能综合测试系统[J]. 祖先锋,崔彦凯,刘刚.  战术导弹技术. 2012(04)
[8]电容放电式火工品发火电压检测仪[J]. 张晶威,孟立凡.  电子测试. 2012(05)
[9]电容放电式火工品点火电路参数设计与仿真[J]. 沈超,付丽璋,吴世通,刘大海.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1(01)
[10]火工品测试电路的设计[J]. 赵金芳,程耀瑜.  电子测试. 2010(10)

博士论文
[1]桥丝式电火工品瞬态脉冲无损检测技术研究[D]. 周彬.南京理工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电火工品检测仪的研制[D]. 吕明召.北京理工大学 2016
[2]某SCB点火具贮存性能及失效机理研究[D]. 安刚.南京理工大学 2015
[3]多监测参数和控制方式的种子处理系统研究[D]. 侯安东.上海交通大学 2014
[4]基于Profibus总线的ATSE网络型控制器设计与实现[D]. 周雪刚.湖南大学 2012
[5]雷管在皮带传输过程中殉爆危险性试验研究[D]. 刘宇.南京理工大学 2011
[6]Modbus通信协议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胡能辉.上海交通大学 2011
[7]基于LabView悬架性能测控系统的研究[D]. 张俊停.长安大学 2010
[8]一种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UVPL原型的研究与实现[D]. 董新法.河南大学 2009
[9]Neyer D-最优化感度试验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袁俊明.中北大学 2005
[10]基于虚拟仪器的机内通话器测试系统的研制[D]. 倪陈强.西安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86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2986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d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