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复杂探测环境下末制导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4 16:46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作战武器性能不断提高,因此未来的空间作战环境也将越来越复杂。为提高突防能力,弹道导弹可能采用释放干扰诱饵、红外隐身或雷达隐身等技术手段来迷惑、干扰拦截器,同时,高空中的复杂电磁干扰等因素,也会使得拦截器的探测环境十分复杂。因此,研究复杂探测环境下的末制导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复杂的探测环境下,受干扰诱饵及探测噪声的影响,拦截器导引头可能接收到多个目标点信息。传统的解决方法采用先对目标进行探测及真假目标的判别,当识别出真实目标之后再对拦截器下达制导指令,但由于拦截器机动能力的限制,采用该种方法很可能导致对来袭目标的拦截失败。本文针对释放干扰诱饵情况下的复杂探测环境末制导问题展开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建立了弹-目相对运动模型,定义了所需的坐标系,给出了这些坐标系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分别建立了拦截器与单目标之间和拦截器与多目标之间的弹-目相对运动方程,对整个末制导过程进行了描述。然后,基于目标的属性给出了真假目标的判别标准。引入了目标兴趣值的概念,给出了目标兴趣值的计算方法。利用真实弹头与诱饵在目标位置特性、红外特性及雷达特性方面存在差异的特点,给出所探测...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杂探测环境研究现状
        1.2.2 目标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1.2.3 复杂探测环境下目标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2.4 复杂探测环境下末制导导引策略研究现状
        1.2.5 主要存在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弹-目相对运动模型的建立及多目标末制导过程分析
    2.1 引言
    2.2 坐标系的定义及其转换关系
        2.2.1 坐标系定义
        2.2.2 坐标系间转换关系
    2.3 弹-目相对运动模型的建立
        2.3.1 单目标弹-目相对运动模型的建立
        2.3.2 多目标弹-目相对运动模型的建立
    2.4 多目标末制导过程描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目标多属性评估的目标兴趣值计算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目标运动特性的真假目标评估方法研究
        3.2.1 卡尔曼滤波理论
        3.2.2 弹-目相对运动信息的估计
        3.2.3 基于隶属度的真假目标评估方法
    3.3 基于目标红外特性的真假目标评估方法研究
        3.3.1 目标雷达特性分析
        3.3.2 基于隶属度的真假目标评估方法
    3.4 基于目标雷达特性的真假目标评估方法研究
        3.4.1 目标雷达特性
        3.4.2 基于G.A.Miller9级量化理论的真假目标评估方法
    3.5 属性权重分配及目标兴趣值计算方法研究
        3.5.1 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属性权重分配方法
        3.5.2 目标兴趣值计算方法
    3.6 基于多属性评估的目标兴趣值计算算例
        3.6.1 基于目标运动特性的真假目标评估算例
        3.6.2 基于目标红外特性的真假目标判别
        3.6.3 基于目标雷达特性的真假目标判别
        3.6.4 基于目标红外特性的真假目标判别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虚拟目标点选取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拦截器兼顾条件分析
    4.3 基于目标几何位置重心的虚拟目标点选取方法
        4.3.1 虚拟目标点选取指标
        4.3.2 虚拟目标点与拦截器相对运动关系
    4.4 基于目标能量中心的虚拟目标点选取方法
        4.4.1 虚拟目标点选取指标
        4.4.2 虚拟目标点与拦截器间弹-目相对运动关系
    4.5 基于目标兴趣值的虚拟目标点选取方法
        4.5.1 虚拟目标点选取指标
        4.5.2 虚拟目标点与拦截器相对运动关系
    4.6 基于最大目标兴趣值目标点的虚拟目标点选取方法
        4.6.1 虚拟目标点选取指标
        4.6.2 虚拟目标点与拦截器相对运动关系
    4.7 基于比例导引的制导律设计
    4.8 仿真分析
    4.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轨卫星红外辐射周期性特征建模与计算[J]. 杨莉,吕相银,金伟,赵纪金,杨华.  光电工程. 2014(02)
[2]弹道导弹中段目标特性及识别综述[J]. 高乾,周林,王森,陈曦.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3]运用AHP和云重心评价法的弹道导弹威胁评估[J]. 张鑫,万新敏,李争,秦义.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10(05)
[4]弹道导弹中段突防红外诱饵空域设计研究[J]. 王磊,蔡远文.  航天控制. 2010(04)
[5]基于离差最大化的雷达模拟训练系统设计优选[J]. 魏冬峰,井祥鹤.  四川兵工学报. 2010(06)
[6]弹道导弹突防策略进展[J]. 刘燕斌,南英,陆宇平.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10(02)
[7]空间目标的红外辐射理论计算[J]. 李颖杰,吕相银,杨华.  红外. 2010(02)
[8]国外导弹隐身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 彭瑾海军驻航天三院军代室,徐兴柱海军驻航天三院军代室,宋艳波,蓝仁恩海军驻航天三院军代室.  飞航导弹. 2009(03)
[9]复杂背景下利用聚类决策的弱小目标提取方法[J]. 晁宁,李言俊,罗晓英.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9(02)
[10]导弹攻防对抗技术的新发展[J]. 潘元军,余宏胜,方有培,赵霜,汪立萍.  航天电子对抗. 2008(03)

博士论文
[1]基于有限时间系统理论的多飞行器协同拦截问题研究[D]. 张鹏.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2]光学图像末制导中的点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研究[D]. 张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复杂探测环境下末制导问题研究[D]. 王龙.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18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018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4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