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动特性的SAR干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9 23:14
合成孔径雷达(SAR)及其地面动目标检测(GMTI)日益成为战略侦察和战场监视系统的重要手段,对重要军事目标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SAR/GMTI的干扰技术已经成为电子对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新课题。本文基于ISAR观测中的微多普勒现象,将其发展运用到SAR及GMTI的对抗领域中,基本形成了一套基于微动特性的新型SAR/GMTI干扰技术。论文首先指出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了SAR系统研究现状,归纳了SAR干扰技术和干扰效果评估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SAR干扰技术的类型、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论文根据微运动目标的观测矢量模型,以匀速圆周运动和简谐振动两类典型运动规律目标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这两者较以往研究更为精确的多普勒时频模型,并利用不同微运动的微多普勒差异,为SAR/ISAR目标识别提供了新的微多普勒特征。同时也根据SAR观测目标可能的几何条件,分析了微多普勒模型的简化条件,给出了其简化模型。论文从静止目标上单个微动散射点的基本模型入手,依次分析了物体整体平动、多个微动散射点以及微动幅度跨越多个距离单元等情况的成像特点。分析了由于微动目标与方位向...
【文章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SAR 干扰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SAR 系统的发展现状
1.2.2 SAR 干扰技术及干扰效果评估研究现状
1.2.3 SAR 干扰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微动目标回波的时频特性
2.1 SAR 观测几何模型与瞬时多普勒模型
2.1.1 SAR 观测中的几何模型
2.1.2 SAR 观测中的瞬时多普勒模型
2.1.3 静止点目标的瞬时多普勒特性
2.2 典型微运动的微多普勒
2.2.1 复合运动的瞬时多普勒模型
2.2.2 旋转运动的微多普勒
2.2.3 简谐振动运动的微多普勒
2.3 实际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的参数近似
2.3.1 正侧视条件下
2.3.2 斜侧视条件下
2.3.3 结论及实测数据
2.4 小结
第三章 微动目标的成像特性
3.1 RDA 成像算法及微多普勒谱
3.1.1 基于距离-多普勒算法 SAR 成像处理
3.1.2 微动目标的多普勒谱
3.2 微动目标成像特性
3.2.1 理想单个微动点目标的成像特性
3.2.2 距离徙动校正的影响
3.2.3 旋转目标外场实测成像
3.3 对子孔径相关法自聚焦的影响
3.3.1 子孔径相关法自聚焦
3.3.2 微多普勒调制对自聚焦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微多普勒对 SAR/GMTI 的影响
4.1 多孔径 SAR/GMTI 中微动目标的特性
4.1.1 多孔径 SAR/GMTI 原理
4.1.2 DPCA 方式下微动目标幅度特性
4.1.3 ATI 方式下微动目标相位特性
4.1.4 三孔径 InSAR 中微动目标特性
4.2 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SAR/GMTI 中微动目标的特性
4.2.1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原理
4.2.2 基于 FrFT 的三孔径 SAR/GMTI
4.2.3 微动目标在分数阶傅里叶域的表现
4.2.4 微动目标对基于 FrFT 的 GMTI 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微动特性的 SAR 干扰及压制干扰评估方法
5.1 基于微动特性的干扰
5.1.1 常规 SAR 干扰方法
5.1.2 基于微动效应的新型 SAR 干扰样式
5.1.3 方位向相干噪声干扰
5.2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干扰效能评估方法
5.2.1 常用的几类干扰效能客观评估方法
5.2.2 人眼视觉特性与图像的小波变换
5.2.3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干扰效能评估
5.2.4 不同 SAR 干扰效能评估对比
5.3 针对人眼视觉优化的新型干扰
5.4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工作总结
6.2 创新点总结
6.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缩略语
附录 B 符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新型SAR欺骗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J]. 韩国强,李永祯,邢世其,刘庆富,杨伟宏. 宇航学报. 2011(09)
[2]符合HVS特性的相关系数SAR干扰效果评估方法[J]. 刘阳,代大海,王雪松.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1(06)
[3]干扰机空间位置对SAR散射式干扰的影响[J]. 孙炳章,李景文. 信号处理. 2011(02)
[4]基于小波域加权结构相似度的SAR干扰效果评估[J]. 刘阳,代大海,王雪松. 信号处理. 2010(10)
[5]SAR的箔条干扰技术研究[J]. 吴晓芳,李金梁,邢世其,王雪松,卢焕章. 现代雷达. 2010(07)
[6]旋转微动目标的SAR成像特性分析[J]. 吴晓芳,刘阳,王雪松,卢焕章. 宇航学报. 2010(04)
[7]对合成孔径雷达的脉间分段移频干扰[J]. 吴晓芳,邢世其,王雪松,卢焕章. 航天电子对抗. 2010(01)
[8]对SAR的方位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J]. 吴晓芳,柏仲干,代大海,王雪松. 信号处理. 2010(01)
[9]合成孔径雷达转发式干扰分析[J]. 邓云凯,郑远,胡英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0(01)
[10]辐射定标对SAR欺骗干扰的影响及改进方法[J]. 杨光,李绍滨,姜义成. 现代雷达. 2010(01)
博士论文
[1]SAR-GMTI运动调制干扰技术研究[D]. 吴晓芳.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
[2]基于视觉感知的影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 路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
[3]机载多通道SAR-GMTI处理方法的研究[D]. 吕孝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
[4]极化雷达成像及目标特征提取研究[D]. 代大海.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
[5]高分辨SAR干扰机理与高效干扰方法研究[D]. 李江源.电子科技大学 2007
[6]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与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方法的研究[D]. 魏青.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7]基于DRFM的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干扰新技术[D]. 刘忠.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8]微动目标雷达特征提取技术研究[D]. 陈行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9]分布式星载SAR干扰与抗干扰研究[D]. 李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10]合成孔径雷达对抗及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 甘荣兵.电子科技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ISAR成像中JEM干扰的抑制[D]. 刘阳.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2]SAR欺骗式干扰技术研究[D]. 徐少坤.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3]激光干扰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 孙运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4]机载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研究[D]. 郑波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 2006
[5]SAR类杂波干扰技术研究及软硬件设计[D]. 吴锡.电子科技大学 2006
[6]FrFT与SAR动目标检测和成像[D]. 陈兴华.浙江大学 2006
[7]SAR图像干扰效果评估[D]. 梁恒.电子科技大学 2006
[8]合成孔径雷达干扰及干扰效能评估研究[D]. 张孝乐.电子科技大学 2006
[9]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研究[D]. 杨秀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10]合成孔径雷达有源欺骗干扰研究[D]. 李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26384
【文章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SAR 干扰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SAR 系统的发展现状
1.2.2 SAR 干扰技术及干扰效果评估研究现状
1.2.3 SAR 干扰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微动目标回波的时频特性
2.1 SAR 观测几何模型与瞬时多普勒模型
2.1.1 SAR 观测中的几何模型
2.1.2 SAR 观测中的瞬时多普勒模型
2.1.3 静止点目标的瞬时多普勒特性
2.2 典型微运动的微多普勒
2.2.1 复合运动的瞬时多普勒模型
2.2.2 旋转运动的微多普勒
2.2.3 简谐振动运动的微多普勒
2.3 实际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的参数近似
2.3.1 正侧视条件下
2.3.2 斜侧视条件下
2.3.3 结论及实测数据
2.4 小结
第三章 微动目标的成像特性
3.1 RDA 成像算法及微多普勒谱
3.1.1 基于距离-多普勒算法 SAR 成像处理
3.1.2 微动目标的多普勒谱
3.2 微动目标成像特性
3.2.1 理想单个微动点目标的成像特性
3.2.2 距离徙动校正的影响
3.2.3 旋转目标外场实测成像
3.3 对子孔径相关法自聚焦的影响
3.3.1 子孔径相关法自聚焦
3.3.2 微多普勒调制对自聚焦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微多普勒对 SAR/GMTI 的影响
4.1 多孔径 SAR/GMTI 中微动目标的特性
4.1.1 多孔径 SAR/GMTI 原理
4.1.2 DPCA 方式下微动目标幅度特性
4.1.3 ATI 方式下微动目标相位特性
4.1.4 三孔径 InSAR 中微动目标特性
4.2 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SAR/GMTI 中微动目标的特性
4.2.1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原理
4.2.2 基于 FrFT 的三孔径 SAR/GMTI
4.2.3 微动目标在分数阶傅里叶域的表现
4.2.4 微动目标对基于 FrFT 的 GMTI 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微动特性的 SAR 干扰及压制干扰评估方法
5.1 基于微动特性的干扰
5.1.1 常规 SAR 干扰方法
5.1.2 基于微动效应的新型 SAR 干扰样式
5.1.3 方位向相干噪声干扰
5.2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干扰效能评估方法
5.2.1 常用的几类干扰效能客观评估方法
5.2.2 人眼视觉特性与图像的小波变换
5.2.3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干扰效能评估
5.2.4 不同 SAR 干扰效能评估对比
5.3 针对人眼视觉优化的新型干扰
5.4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工作总结
6.2 创新点总结
6.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缩略语
附录 B 符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新型SAR欺骗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J]. 韩国强,李永祯,邢世其,刘庆富,杨伟宏. 宇航学报. 2011(09)
[2]符合HVS特性的相关系数SAR干扰效果评估方法[J]. 刘阳,代大海,王雪松.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1(06)
[3]干扰机空间位置对SAR散射式干扰的影响[J]. 孙炳章,李景文. 信号处理. 2011(02)
[4]基于小波域加权结构相似度的SAR干扰效果评估[J]. 刘阳,代大海,王雪松. 信号处理. 2010(10)
[5]SAR的箔条干扰技术研究[J]. 吴晓芳,李金梁,邢世其,王雪松,卢焕章. 现代雷达. 2010(07)
[6]旋转微动目标的SAR成像特性分析[J]. 吴晓芳,刘阳,王雪松,卢焕章. 宇航学报. 2010(04)
[7]对合成孔径雷达的脉间分段移频干扰[J]. 吴晓芳,邢世其,王雪松,卢焕章. 航天电子对抗. 2010(01)
[8]对SAR的方位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J]. 吴晓芳,柏仲干,代大海,王雪松. 信号处理. 2010(01)
[9]合成孔径雷达转发式干扰分析[J]. 邓云凯,郑远,胡英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0(01)
[10]辐射定标对SAR欺骗干扰的影响及改进方法[J]. 杨光,李绍滨,姜义成. 现代雷达. 2010(01)
博士论文
[1]SAR-GMTI运动调制干扰技术研究[D]. 吴晓芳.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
[2]基于视觉感知的影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 路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
[3]机载多通道SAR-GMTI处理方法的研究[D]. 吕孝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
[4]极化雷达成像及目标特征提取研究[D]. 代大海.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
[5]高分辨SAR干扰机理与高效干扰方法研究[D]. 李江源.电子科技大学 2007
[6]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与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方法的研究[D]. 魏青.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
[7]基于DRFM的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干扰新技术[D]. 刘忠.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8]微动目标雷达特征提取技术研究[D]. 陈行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9]分布式星载SAR干扰与抗干扰研究[D]. 李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10]合成孔径雷达对抗及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 甘荣兵.电子科技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ISAR成像中JEM干扰的抑制[D]. 刘阳.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2]SAR欺骗式干扰技术研究[D]. 徐少坤.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3]激光干扰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 孙运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4]机载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研究[D]. 郑波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 2006
[5]SAR类杂波干扰技术研究及软硬件设计[D]. 吴锡.电子科技大学 2006
[6]FrFT与SAR动目标检测和成像[D]. 陈兴华.浙江大学 2006
[7]SAR图像干扰效果评估[D]. 梁恒.电子科技大学 2006
[8]合成孔径雷达干扰及干扰效能评估研究[D]. 张孝乐.电子科技大学 2006
[9]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研究[D]. 杨秀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10]合成孔径雷达有源欺骗干扰研究[D]. 李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26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026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