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弹道导弹突防技术现状及智能化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1-02-19 19:47
  传统的弹道导弹突防技术主要包括反识别、反拦截和体系对抗突防等,而随着反导防御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的基础上,传统的突防技术也必将进入智能化阶段。主要分析了外军弹道导弹突防技术现状,介绍了多弹头集群协同突防、智能机动变轨和对抗雷达的智能隐身材料等智能化突防技术,讨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弹道导弹智能化突防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飞航导弹. 2020,(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弹道导弹突防技术现状及智能化发展趋势


民兵Ⅲ导弹

白杨,导弹,核装置,地平线


2)特殊的飞行弹道。采用了高空机动变轨策略,同时还可能增加导弹在地平线以下的飞行时间,来减少防御探测器可探测到的时间。3)变质心机动变轨技术。通过移动核装置,使质心横向偏移,从而提供控制力矩,实现变轨。

多弹头,战场


2)自主性。战场态势瞬息万变,导弹突防遇到的具体情况时刻都可能发生变化,为了避免人为决策使突防方案过期,飞行期间一切操作均为自主判断决策,且所有子弹头只控制自身飞行,并观察其它子弹头位置,但不对其它子弹头产生影响作用。3)高动态。导弹需要对战场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响应,传统的以预规划的形式进行参数装定的方法,不能满足未来战场瞬息万变的局势,因此需要弹头集群获取战场态势信息共享后并迅速做出决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弹道导弹中段机动突防技术研究综述[J]. 鲜勇,李少朋,雷刚,张大巧.  飞航导弹. 2015(09)
[2]导弹电子突防及雷达对抗技术[J]. 张峰.  现代雷达. 2014(02)
[3]无人机集群作战概念及关键技术分析[J]. 牛轶峰,肖湘江,柯冠岩.  国防科技. 2013(05)
[4]基于微分对策的导弹智能机动突防研究[J]. 鲜勇,田海鹏,王剑,史金倩.  飞行力学. 2014(01)
[5]战术导弹协同突防关键技术研究[J]. 王芳,涂震飚,魏佳宁.  战术导弹技术. 2013(03)
[6]一种基于威胁告警的智能机动突防策略[J]. 殷志宏,杨宝奎,崔乃刚,张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8(03)
[7]导弹集群协同作战系统概念研究[J]. 胡正东,林涛,张士峰,蔡洪.  飞航导弹. 2007(10)
[8]弹道导弹中段机动突防制导问题的仿真研究[J]. 雍恩米,唐国金,罗亚中.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05(04)
[9]导弹智能化技术初探[J]. 关世义.  战术导弹技术. 2004(04)
[10]“白杨”M对付反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特点分析[J]. 石艳霞.  中国航天. 2002(12)

硕士论文
[1]基于微分对策理论的大气层外弹道导弹弹头机动突防策略研究[D]. 杨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
[2]弹道导弹弹头机动突防研究[D]. 李林.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41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041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e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