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某迁移式自动机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2 00:27
  后坐力与射击稳定性是自动武器研制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自动机方案,在保证威力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后坐力,提高射击稳定性。本文研究了某迁移式自动机的总体方案,对该迁移式自动机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建立了迁移式自动机三维实体模型;阐述了多刚体动力学理论,计算了膛内压力等相关数据,分析了迁移式自动机的载荷情况,在ADAMS中建立了迁移式自动机的虚拟样机;进行自动机的动力学运动特性仿真,通过仿真研究了各参数对自动机运动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平移自动机和迁移式自动机样机,对两种样机仿真进行射击稳定性及后坐力性能研究,分析了关重件的载荷情况;论述了弹、塑性基本理论,建立了弹壳弹膛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弹壳与弹膛在火药气体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对关重件进行了强度与刚度分析。迁移式自动机方案及仿真结果对研制新一代自动武器提供了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微后坐自动机概况及其发展
        1.2.2 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发展现状
        1.2.3 有限元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3 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
2 某迁移式自动机方案研究
    2.1 总体方案设计
        2.1.1 方案设计目标
        2.1.2 设计思想
        2.1.3 自动方式、击发方式的选择
        2.1.4 迁移式自动机的总体方案
    2.2 某迁移式自动机的结构设计
        2.2.1 机匣组件
        2.2.2 枪管结构
        2.2.3 迁移结构
        2.2.4 供弹机构
        2.2.5 复进机构
        2.2.6 击发机构
        2.2.7 退壳机构
        2.2.8 发射机构
    2.3 本章小结
3 某迁移式自动机虚拟样机的建立
    3.1 ADAMS多刚体建模理论
        3.1.1 广义坐标
        3.1.2 约束方程
        3.1.3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方程
        3.1.4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方法
    3.2 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3.2.1 模型假设与简化
        3.2.2 约束副的定义
        3.2.3 载荷的确定
        3.2.4 虚拟样机模型简介
        3.2.5 虚拟样机模型的初步验证
    3.3 本章小结
4 某迁移式自动机动力学特性分析
    4.1 自动机运动特性分析
    4.2 退壳机构特性分析
    4.3 供弹过程运动特性分析
    4.4 参数对自动机运动特性影响分析
        4.4.1 复进簧参数对自动机运动特性分析
        4.4.2 平衡块质量对自动机运动特性分析
    4.5 发射机构的运动特性分析
    4.6 射击稳定性分析
    4.7 后坐力分析
    4.8 关重件载荷分析
        4.8.1 曲线槽
        4.8.2 基座
        4.8.3 击锤
    4.9 本章小结
5 弹壳弹膛系统及关重件有限元分析
    5.1 弹膛弹壳系统有限元分析
        5.1.1 系统弹塑性理论分析
        5.1.2 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1.3 弹壳弹膛系统接触有限元分析
        5.1.4 弹壳弹膛系统强度有限元分析
    5.2 关重件有限元分析
        5.2.1 曲线槽
        5.2.2 基座
        5.2.3 击锤
    5.3 本章小结
6 全文工作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某自动武器弹性抛壳过程仿真分析[J]. 赫雷,周克栋,骆佳光,李峻松,黄雪鹰.  弹道学报. 2010(03)
[2]基于ADAMS的某榴弹发射器动力学仿真分析[J]. 郑秋,吴永军.  兵工自动化. 2010(07)
[3]多体系统动力学碰撞问题研究综述[J]. 董富祥,洪嘉振.  力学进展. 2009(03)
[4]某突击步枪自动机数值仿真研究[J]. 董雪花,王亚平,徐诚.  系统仿真学报. 2007(18)
[5]某冲锋枪自动机多参数匹配研究[J]. 王亚平,王永娟,徐诚.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07(02)
[6]美国新一代低后坐力冲锋枪——KRISS Super V冲锋枪[J]. D Boy.  轻兵器. 2007(12)
[7]自动武器抽壳过程仿真及抽壳力相关研究[J]. 康艳祥,张以都,白绍鹏.  计算机仿真. 2007(03)
[8]降低火炮后坐力技术概述[J]. 谈乐斌,侯保林,陈卫民.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06(04)
[9]火炮后坐系统的现状和新发展[J]. 高树滋,米粮川.  四川兵工学报. 2004(06)
[10]计及自动机碰撞的机枪发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J]. 胡志刚,徐诚,王亚平.  弹道学报. 2004(02)

博士论文
[1]大口径机枪动力学特性与射击精度研究[D]. 王瑞林.南京理工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某自动榴弹发射器方案设计与仿真研究[D]. 黄兴明.南京理工大学 2009
[2]某轻型步枪关键问题研究[D]. 骆佳光.南京理工大学 2009
[3]某复杂机械的建模、仿真与优化[D]. 濮波.南京理工大学 2008
[4]某自动步枪建模与仿真分析[D]. 高锋华.南京理工大学 2008
[5]含间隙机构接触碰撞动力学研究[D]. 白争锋.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6]某自动机械动力学仿真分析[D]. 刘一鸣.南京理工大学 2007
[7]小口径弹壳弹膛系统的有限元分析[D]. 唐竹秀.南京理工大学 2007
[8]某复杂自动机械产品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D]. 徐宁.南京理工大学 2006
[9]步兵战车人机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D]. 万思文.南京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45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045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0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