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临作战天海地一体化传感器资源调度的挑战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1-02-26 21:12
着眼于未来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即将形成战略威胁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天海地一体化传感器资源协同调度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运动特性、电磁特性和红外特性进行分析,并与其他类型导弹进行对比。其次,从搭载平台和工作方式两个角度对传感器探测跟踪能力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并提出反临作战天海地一体化探测跟踪调度任务的难点及对策,为未来构建多维多平台一体化传感器网络提供理论参考。
【文章来源】:航空兵器. 2020,27(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NSHV和弹道目标轨迹对比示意图
高速飞行的过程中, 高温致使周围空气发生电离, 在灼烧表面材料的同时会在周围形成一层电离层, 即等离子鞘体。 当雷达波照射时, 电磁波会形成多种折射、 散射、 衰减等离子体散射模式, 使得雷达探测跟踪难度增大[7]。 依据等离子鞘体对雷达电磁波衰减计算方法[8], 绘制P波段和X波段电磁波在等离子鞘体中衰减状态如图3~4所示。图3 雷达频率为0.5 GHz时电磁波在等离子鞘体中的衰减
图2 不同倾侧角横向机动三维航迹图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 频率越高, 最大衰减幅度越大。 在X波段雷达频率为10 GHz时, 最大衰减为22 dB, 约为发射信号功率的1/9, 而P波段雷达频率为0.5 GHz时, 回波衰减仅有8 dB, 约为入射信号的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滑翔变轨飞行弹道导弹突防问题思考[J]. 陈方予,陈晗,张东俊,郭冬子,钟世勇,薛晓强. 航天电子对抗. 2018(03)
[2]美国红外预警卫星系统发展概述[J]. 张万层,陈津,高原. 兵工自动化. 2018(06)
[3]美国天基红外系统发展研究[J]. 王虎. 战术导弹技术. 2018(03)
[4]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红外特性建模仿真[J]. 周方方,张二磊,陈宜峰. 红外技术. 2017(08)
[5]2016年国外巡航导弹发展分析[J]. 周伟,董扬帆. 战术导弹技术. 2017(03)
[6]美国全球一体化反导系统发展分析[J]. 熊瑛,齐艳丽,才满瑞. 战术导弹技术. 2017(03)
[7]2016年国外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发展综述[J]. 胡冬冬,刘晓明,张绍芳,李文杰,叶蕾. 战术导弹技术. 2017(01)
[8]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目标特性分析[J]. 孙文,王刚,姚小强,王晶晶.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7(01)
[9]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动力学特性研究[J]. 李晓刚,王玉惠,吴庆宪.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6(03)
[10]美国海上预警探测系统发展研究[J]. 梁延峰,杨云祥.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6(01)
硕士论文
[1]低轨星座观测漏洞与传感器调度方法研究[D]. 刘冰.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53180
【文章来源】:航空兵器. 2020,27(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NSHV和弹道目标轨迹对比示意图
高速飞行的过程中, 高温致使周围空气发生电离, 在灼烧表面材料的同时会在周围形成一层电离层, 即等离子鞘体。 当雷达波照射时, 电磁波会形成多种折射、 散射、 衰减等离子体散射模式, 使得雷达探测跟踪难度增大[7]。 依据等离子鞘体对雷达电磁波衰减计算方法[8], 绘制P波段和X波段电磁波在等离子鞘体中衰减状态如图3~4所示。图3 雷达频率为0.5 GHz时电磁波在等离子鞘体中的衰减
图2 不同倾侧角横向机动三维航迹图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 频率越高, 最大衰减幅度越大。 在X波段雷达频率为10 GHz时, 最大衰减为22 dB, 约为发射信号功率的1/9, 而P波段雷达频率为0.5 GHz时, 回波衰减仅有8 dB, 约为入射信号的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滑翔变轨飞行弹道导弹突防问题思考[J]. 陈方予,陈晗,张东俊,郭冬子,钟世勇,薛晓强. 航天电子对抗. 2018(03)
[2]美国红外预警卫星系统发展概述[J]. 张万层,陈津,高原. 兵工自动化. 2018(06)
[3]美国天基红外系统发展研究[J]. 王虎. 战术导弹技术. 2018(03)
[4]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红外特性建模仿真[J]. 周方方,张二磊,陈宜峰. 红外技术. 2017(08)
[5]2016年国外巡航导弹发展分析[J]. 周伟,董扬帆. 战术导弹技术. 2017(03)
[6]美国全球一体化反导系统发展分析[J]. 熊瑛,齐艳丽,才满瑞. 战术导弹技术. 2017(03)
[7]2016年国外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发展综述[J]. 胡冬冬,刘晓明,张绍芳,李文杰,叶蕾. 战术导弹技术. 2017(01)
[8]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目标特性分析[J]. 孙文,王刚,姚小强,王晶晶.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7(01)
[9]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动力学特性研究[J]. 李晓刚,王玉惠,吴庆宪.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6(03)
[10]美国海上预警探测系统发展研究[J]. 梁延峰,杨云祥.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6(01)
硕士论文
[1]低轨星座观测漏洞与传感器调度方法研究[D]. 刘冰.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53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053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