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预警装备组网协同探测预案设计流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7 01:01
  针对资源灵活管控和体系效能提升的双重需求,基于组网协同探测预案设计的概念,文中从理论基础、核心要义、关键思路和最终目的四个角度剖析了预案设计的内涵,提出了"纵向分层+横向分解"的预案设计流程,并对流程中每个环节的实现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最后结合典型反导预警场景下的设计实例验证了流程的有效性。研究成果为预警装备组网协同探测预案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方法指导。 

【文章来源】:现代雷达. 2020,42(1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预警装备组网协同探测预案设计流程研究


预案设计模拟认知决策过程示意图

思路,三级模型,粒度,参数


具体到预警装备组网协同探测预案设计中来,预案设计流程需要能够适应预警网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同时,还需要与协同探测三级模型相匹配,具有可操作性。由此,基于粒度分层的、自顶向下的方法指导,可以大致确定预案设计的研究思路如图2所示。基于粒度分层的预案设计过程至少包括三个层次:(1) 任务级设计,完成任务分配的基本设计,决定了有什么样的能力和需要执行哪些任务的问题。(2) 模式/参数级设计,完成模式/参数选择的优化设计,实现从模式/参数级资源到具体任务的指派,决定了哪一项具体任务具体如何完成的问题。(3) 信号波形级设计,通过调整信号波形、多雷达信号级协同探测等来实现某个具体任务,除了要考虑任务序列限制、同步延迟、资源能力等约束以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

效能,有效性,配置资源


在预警装备组网作战体系中,预案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协同探测的体系效能。图3描述了预案与协同探测效能之间的关系。一是有预案与无预案相比,协同探测效能应该是提升的。一方面,通过预案设计流程得到的预案,经过仿真推演评估,其有效性得到了评估。另一方面,在战时通过预案匹配过程,能够更快地做出决策、更快地实施管控、更优地配置资源,特别是在时效性要求高的反导预警作战中能够体现出较大优势。预案匹配前后探测效能的坡度取决于预案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概论雷达组网多域融一预案工程化[J]. 丁建江.  现代雷达. 2018(01)
[2]反导作战预案需求分析研究[J]. 黄国强,狄海进,朱霞,王勤.  现代防御技术. 2016(02)



本文编号:3068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068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7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