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旋转导弹红外/紫外双色玫瑰扫描准成像末端制导技术

发布时间:2021-04-17 06:23
  在红外制导武器中,要求红外制导系统不仅能够高精度的导引导弹飞向目标,而且还要能够击毁目标发动机等要害部位,以准确的摧毁目标。导弹在离目标敌机最近的飞行末段,距离目标较短的距离以内(数百到一千米距离),导弹飞行弹道一般将对目标构成杀伤威胁,在这个阶段,对于无可闭环跟踪的末端制导技术的导弹来说,目标位置标定的装置与导弹纵轴的相对夹角保持基本不变,持续到导弹击中目标,导弹的战斗部在目标的红外能量较高部位(发动机)构成威胁,进行战斗引爆,这种情况相当于对来袭的目标尾气流进行攻击,而对目标的真正要害部位(发动机,前翼等)形成脱靶的问题。采用红外点源或者线扫体制的导引系统,由于其扫描视场较小、获取目标信息有限等等因素,只能探测到目标(飞机)的热辐射中心,即发动机的尾喷管附近的信息。因此,在末制导的最后阶段,根据目标的红外/紫外等信息信号,在快接近目标时,采用有效的末端修正技术,使得在末端,导引系统能够精确的导引敌机的要害部位,准确的杀伤敌机,提高红外制导型导弹的杀伤概率和作战效能,直接摧毁目标。本文为了完成某型红外旋转导弹的末端制导设计,准确命中目标的要害位置,结合该型导弹的玫瑰扫描准成像工作体制...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1.3.1 目标
        1.3.2 内容
        1.3.3 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玫瑰扫描红外导引系统工作原理
    2.1 红外辐射机理
        2.1.1 典型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
    2.2 玫瑰扫描导引工作原理
        2.2.1 玫瑰扫描导引系统探测原理和构成
        2.2.2 玫瑰扫描导引系统工作原理
        2.2.3 玫瑰扫描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末制导技术分析
    3.1 比例导引法的相对运动方程组
    3.2 导弹的需用法向过载
    3.3 比例导引律的特点
    3.4 末端制导技术分析
        3.4.1 三个坐标系的定义
        3.4.2 弹目相对运动方程
        3.4.3 三维数学模型
    3.5 传统末端制导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末端制导方案
    4.1 末制导状态下的背景和目标紫外特性
    4.2 红外/紫外双色玫瑰扫描准成像末端制导流程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末端制导详细设计
    5.1 目标紫外特性探测和信息处理
    5.2 紫外信息通道的采样和峰值判别
    5.3 紫外脉冲信息有效性判别
    5.4 紫外暗斑脉冲程控控制
    5.5 旋转导弹中紫外暗斑图像位置特征提取
    5.6 弹目遭遇时间的计算
    5.7 利用紫外暗斑进行末端制导的短板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末端制导的仿真和飞行效果
    6.1 仿真方法
    6.2 仿真试验方案及精度评判标准
    6.3 仿真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本文编号:3142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142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5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