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爱国者PAC-3/Ⅲ防空系统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29 16:03
  导弹力量,尤其是弹道导弹及巡航导弹是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导弹防御系统则是对敌方导弹进行制约,并打破敌方对我方威慑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地基短程/中程导弹防御系统PAC-3/III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PAC-3/III系统雷达导引头测量、跟踪目标的能力、精度等的影响因素,包括雷达自身参数的影响,目标导弹的影响,为研究能否通过适当的干扰样式和干扰参数降低、破坏雷达对目标的探测和跟踪,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和国内外当前研究现状做了简要阐述,说明了防空反导导弹的过去和现在的具体情况;其次对爱国者PAC-3/III的PD导引头进行了分析建模,包括根据公开的资料参数对导引头的具体性能及我们关心的一些参数进行了推导与论证,并详细分析了PD雷达导引头的工作原理、信号形式、信号处理系统以及速度和角度跟踪模型,介绍了导引头常用的三种制导方式——追踪法、平行接近法和比例导引法;接着对爱国者PAC-3/III的PD导引头自身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做了详细分析,包括发射功率、信号带宽、信号体制等等,并进行了相应仿真对分析内容作了验证;最后根据爱国者PAC-3/III的主要拦截对象... 

【文章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PAC-3/III制导系统建模
    2.1 PAC-3/III导引头参数论证
    2.2 PD雷达导引头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2.3 PD雷达导引头信号处理系统
        2.3.1 零中频信号处理
        2.3.2 距离门重排
        2.3.3 匹配滤波
        2.3.4 多普勒滤波器组
        2.3.5 恒虚警(CFAR)处理
    2.4 PD雷达导引头速度跟踪模型
    2.5 PD雷达导引头角度跟踪模型
    2.6 制导模型
        2.6.1 追踪法
        2.6.2 平行接近法
        2.6.3 比例导引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AC-3/III导引头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3.1 发射功率的影响
        3.1.1 对输出信噪比的影响
        3.1.2 对测角精度的影响
        3.1.3 对制导精度的影响
        3.1.4 对测距精度的影响
    3.2 信号带宽的影响
    3.3 测角方式的影响
        3.3.1 圆锥扫描测角原理
        3.3.2 单脉冲测角原理
        3.3.3 圆锥扫描测角与单脉冲测角对比
    3.4 信号体制的影响
        3.4.1 简单脉冲信号
        3.4.2 相位编码信号
        3.4.3 线性调频信号
        3.4.4 三种信号体制的比较
    3.5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目标导弹参数及干扰样式对导引头的影响
    4.1 目标导弹参数分析
    4.2 目标导弹对PAC-3/III导引头性能的影响
        4.2.1 机动能力的影响
        4.2.2 RCS起伏模型的影响
    4.3 拖曳式诱饵对PAC-3/III导引头性能的影响
        4.3.1 拖曳式诱饵干扰原理
        4.3.2 拖曳式诱饵干扰动态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基本情况
    2.教育背景
    3.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AC-3拦截弹六自由度反导建模与拦截仿真分析[J]. 刘芳,陈万春.  飞行力学. 2012(05)
[2]反舰导弹末端机动方式的作战使用方法[J]. 武志东,顾文锦,刘志成,毕兰金.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2(04)
[3]导弹蛇形机动与摆式机动突防反导舰炮仿真[J]. 冯元伟,金振中,郜彪.  现代防御技术. 2010(04)
[4]PAC-3防空导弹挂机特性探讨[J]. 朱京.  现代防御技术. 2009(03)
[5]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动能拦截弹研制与部署现状[J]. 齐艳丽.  中国航天. 2009(01)
[6]圆锥扫描体制雷达跟踪旋转目标的方法研究[J]. 康振梅,宋万杰,吴顺君.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7(06)
[7]PAC-3反导系统作战效能研究[J]. 郭锡监,高桂清.  现代防御技术. 2007(02)
[8]美利坚神箭 爱国者PAC-3反导拦截系统终极报告[J]. 廖新华.  国际展望. 2006(18)
[9]从改进型“爱国者”看TBM突防技术[J]. 方有培,汪立萍,赵霜.  航天电子对抗. 2006(04)
[10]反舰导弹末端机动的突防效果研究[J]. 顾文锦,赵红超,王凤莲.  宇航学报. 2005(06)

硕士论文
[1]拦截高速机动目标的弹道设计与优化[D]. 戴磊.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2]噪声类干扰的拖曳式诱饵干扰效果分析[D]. 孟祥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3]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探测能力建模与分析[D]. 柴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
[4]弹道导弹弹头机动突防研究[D]. 李林.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5]脉冲多普勒雷达仿真实验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 史艳鹏.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6]典型雷达抗拖曳式诱饵干扰研究[D]. 农春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
[7]拖曳式诱饵干扰机理研究[D]. 姬晓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
[8]毫米波单脉冲PD制导雷达抗拖曳式干扰研究[D]. 廖云.湖南大学 2009
[9]反导导弹末制导与控制[D]. 熊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67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167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2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