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基高超声速导弹防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6 03:03
随着俄罗斯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导弹陆续部署,美国在加快高超声速技术武器化的同时,开始全面开展高超声速导弹防御体系建设。介绍了美国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导弹及其防御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高超声速导弹弹道特性、红外辐射特性和雷达散射特性等目标特性,梳理了空基高超声速导弹防御作战特点,从观察—定位—决策—行动(Observation Orienttion Decision Action,OODA)的空战博伊德循环角度分析了空基高超声速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结果能够为未来空基高超声速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战术导弹技术. 2020,(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高超声速导弹及其防御技术发展现状
2.1 高超声速导弹发展现状
2.2 高超声速导弹防御技术发展现状
3 高超声速导弹目标特性分析
4 空基高超声速导弹防御系统关键技术
4.1 天基高超声速目标预警探测技术
4.2 高超声速目标轨迹预测技术
4.3 空基远距火控信息获取技术
4.4 空基跨域拦截导弹技术
4.4.1 小型化技术
4.4.2 小型宽视场抗热导引技术
4.4.3 跨域拦截制导控制技术
4.4.4 大推质比固体姿轨控直接力发动机技术
4.4.5 高效毁伤技术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防御制导策略研究[J]. 武文峰,靳凌,周桃品. 航空科学技术. 2020(03)
[2]美军2021财年高超声速科研预算分析[J]. 张灿,郭杰. 战术导弹技术. 2020(03)
[3]2019年国外高超声速技术发展回顾[J]. 韩洪涛,王璐,郑义. 飞航导弹. 2020(05)
[4]反临作战天海地一体化传感器资源调度的挑战与思考[J]. 邢清华,高嘉乐. 航空兵器. 2020(01)
[5]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发展趋势及作战使用研究[J]. 王少平,董受全,隋先辉,李晓阳. 战术导弹技术. 2020(01)
[6]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目标特性及突防威胁分析[J]. 余协正,陈宁,陈萍萍,陈亮,刘国生,杨梅森. 航天电子对抗. 2019(06)
[7]2019年美国高超声速武器防御体系建设动向及发展研究[J]. 胡冬冬. 战术导弹技术. 2020(01)
[8]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飞行特性分析[J]. 叶喜发,张欧亚,马晨光,李新其,邱艳粉. 战术导弹技术. 2019(06)
[9]空基拦截弹反临近空间高超目标射击问题研究[J]. 肖吉阳,杨建军,薛俊杰.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6(04)
[10]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现状及其防御问题分析[J]. 梁晓庚,田宏亮. 航空兵器. 2016(04)
本文编号:3171109
【文章来源】:战术导弹技术. 2020,(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高超声速导弹及其防御技术发展现状
2.1 高超声速导弹发展现状
2.2 高超声速导弹防御技术发展现状
3 高超声速导弹目标特性分析
4 空基高超声速导弹防御系统关键技术
4.1 天基高超声速目标预警探测技术
4.2 高超声速目标轨迹预测技术
4.3 空基远距火控信息获取技术
4.4 空基跨域拦截导弹技术
4.4.1 小型化技术
4.4.2 小型宽视场抗热导引技术
4.4.3 跨域拦截制导控制技术
4.4.4 大推质比固体姿轨控直接力发动机技术
4.4.5 高效毁伤技术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防御制导策略研究[J]. 武文峰,靳凌,周桃品. 航空科学技术. 2020(03)
[2]美军2021财年高超声速科研预算分析[J]. 张灿,郭杰. 战术导弹技术. 2020(03)
[3]2019年国外高超声速技术发展回顾[J]. 韩洪涛,王璐,郑义. 飞航导弹. 2020(05)
[4]反临作战天海地一体化传感器资源调度的挑战与思考[J]. 邢清华,高嘉乐. 航空兵器. 2020(01)
[5]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发展趋势及作战使用研究[J]. 王少平,董受全,隋先辉,李晓阳. 战术导弹技术. 2020(01)
[6]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目标特性及突防威胁分析[J]. 余协正,陈宁,陈萍萍,陈亮,刘国生,杨梅森. 航天电子对抗. 2019(06)
[7]2019年美国高超声速武器防御体系建设动向及发展研究[J]. 胡冬冬. 战术导弹技术. 2020(01)
[8]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飞行特性分析[J]. 叶喜发,张欧亚,马晨光,李新其,邱艳粉. 战术导弹技术. 2019(06)
[9]空基拦截弹反临近空间高超目标射击问题研究[J]. 肖吉阳,杨建军,薛俊杰.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6(04)
[10]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现状及其防御问题分析[J]. 梁晓庚,田宏亮. 航空兵器. 2016(04)
本文编号:3171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17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