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飞行器面向控制的建模与弹道规划
发布时间:2021-05-19 15:41
针对一体化飞行器在控制特性研究中面临的数据不足与多因素耦合问题,借鉴X-51A、PRORA-USV1的研制过程,提出一种增量方法,以较小代价获得足够的气动数据集,并建立面向控制的气动力模型。通过静稳定性分析,获得了与X-51A官方报告一致的结论(即,飞行器静不稳定),表明建立的气动力模型具备了该类飞行器气动特性。提出一种改进伪谱法计算出优化的最大航程滑翔弹道,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气动力模型完备、弹道规划方法有效。
【文章来源】:弹箭与制导学报. 2020,4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计算模型与方法
2 增量建模方法
3 计算结果与模型建立
4 模型纵向静稳定度分析
5 滑翔弹道规划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乘波布局气动设计综述[J]. 王江峰,王旭东,李佳伟,杨天鹏,李龙飞,程克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18(05)
[2]曲外锥乘波体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和性能分析[J]. 贺旭照,乐嘉陵. 推进技术. 2018(10)
[3]密切弯曲激波乘波体技术的应用及有效性分析[J]. 卫锋,贺旭照,秦思,周正. 推进技术. 2018(02)
[4]一种X-51A相似飞行器模型的气动特性初探[J]. 邓艳丹,黄生洪,杨基明,程迪.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13(03)
硕士论文
[1]X-51A高超声速飞行器三维重建及气动/隐身特性分析[D]. 刘雪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96020
【文章来源】:弹箭与制导学报. 2020,4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计算模型与方法
2 增量建模方法
3 计算结果与模型建立
4 模型纵向静稳定度分析
5 滑翔弹道规划
6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乘波布局气动设计综述[J]. 王江峰,王旭东,李佳伟,杨天鹏,李龙飞,程克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18(05)
[2]曲外锥乘波体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和性能分析[J]. 贺旭照,乐嘉陵. 推进技术. 2018(10)
[3]密切弯曲激波乘波体技术的应用及有效性分析[J]. 卫锋,贺旭照,秦思,周正. 推进技术. 2018(02)
[4]一种X-51A相似飞行器模型的气动特性初探[J]. 邓艳丹,黄生洪,杨基明,程迪.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13(03)
硕士论文
[1]X-51A高超声速飞行器三维重建及气动/隐身特性分析[D]. 刘雪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96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196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