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车辆机电复合传动模拟加载试验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0 10:40
履带车机电复合传动技术作为履带车新兴技术研究中的重要一部分,它虽然在传递方式上实现了较传统机械传动更为灵活高效的机电复合传动,但也对于履带车车载电气控制系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了实现高效开发履带车机电复合传动的控制算法以及电气系统,从而对机电复合传动履带车测试平台也提出了具备模型仿真试验算法和条件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相关电子硬件的发展,机电复合传动履带车道路行驶仿真试验也逐步被开发和发展起来。第一章介绍机电复合传动履带车技术以及其研究现状,介绍了机电复合传动履带车台架性能试验以及道路行驶仿真试验。第二章对机电复合传动履带车行驶动力学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履带车在水平面上的勻速直线行驶、加速直线行驶、匀速转向行驶动力学分析;在斜坡面上的匀速直线行驶、加速直线行驶、匀速转向行驶动力学分析;高速转向时在考虑离心力下的模型分析。第三章复杂行驶轨迹的设计研究。包括水平面简单行驶轨迹的设计以及含过渡曲线轨迹路线的设计;包含车辆俯仰角的空间道路轨迹设计以及同时包含车辆侧倾角、俯仰角的复杂行驶轨迹设计。第四章机电复合传动测控系统对被试件加载研究。包括机电复合传动履带车测控系统搭建以及进行道路行驶...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7无侧倾空间行驶轨迹示意??
??sin?—cos/Isin食二厂.?欠??Jl-sin]?—si打?2?义??I?V?R??3-67?)另有关系式:??5;。0?=竺^tan?A??7?)印可反应出斜面圆轨迹无倾斜行驶轨迹的道路函数,该道路1^<(反向转化为直角坐标系表这式,进而绘制出斜面圆轨迹。??行驶執迹研究??路线轨迹虽然是条空间曲线,但是对于车辆本身来说,行驶路面迹曲线的基础上,路面上行驶的车辆还存在倾斜,因此完整的道侧倾角度跟随轨迹弧长变化的函数。??
浙江大学硕击学位论义?4机电复合传动测拴系统对被试件加载研究??驶且加速度不同。如图4-12设计车况中的速度与加速度变化示意所示行驶车况。??VT瓦…/叩,巧)??10.%4.../#郏罚担?保叮玻?叮登桑崳?v?=?(?4-34?)??^120?-?0.8(/?-162.655)???????/?e?[162.655,237.655)??7.746.e?口37.6?乂,325.32)??化-1?P王0??囚?_8??/?\?競?|/、、,|??量8-?/?e-A巧辑巧帯至度y?_4????4-?/?-2?立??2-r?1??????-0??0-????■2_*?i?i?i?I?I?i?i?i?i?i?i?i?i?i?i?i?i?i ̄^??0?25?50?75?100?125?王如?175?200?225?250?2乃?300?325?3汾?3巧?400?425?巧0??强程??图4-口设计车况中的速度与加速度变化示意??建立好路况与履带车行穀车况之后,由于行艘速度不高,可W忽略空气阻为。取如表??4-1复合电传动履带车参数,进行仿真计算。??表4-1履带车模型相关参数??参履带接履带间?质量?滚动阻力质>。高重力加速??数地长L?距B?m?系数/Anax?系数/?度h?度臣??值?4.25m?3.4m?40000kg?(X8?0.065?0.7m?\0?mj??根据式(2-42?)求得全行驶过程中两侧履带所需的牵引力(或制动力)如图4-13模??型仿真下的两侧履带提供为变化示意(水平面)所示。可W看出直线行驶段的内外侧履带??牵引为相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模型试验的履带车动力学研究方案设计[J]. 郭晓林,赵炎,刘国强,华玉龙.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5(09)
[2]基于刚性模型的履带车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J]. 王涛,桂华良. 金属矿山. 2013(03)
[3]基于Vortex的电传动履带车辆动力学实时仿真[J]. 李兵,马晓军,杨宗民,可荣硕.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2(09)
[4]基于道路模型的弯道检测研究与应用[J]. 郭烈,黄晓慧,刘宝印,李兵.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2(03)
[5]基于RecurDyn的履带车辆动力学仿真[J]. 骆清国,司东亚,龚正波,赵新军.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1(04)
[6]车辆混合动力传动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 段牧染,赵洁. 内燃机与配件. 2011(08)
[7]双侧电传动履带车辆电机匹配与仿真[J]. 陈泽宇,张承宁,李军求,武小花.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9(04)
[8]简析坦克装甲车辆电传动技术[J]. 阿弗莱克. 现代兵器. 2009(12)
[9]道路模型与TIN地形无缝融合算法研究[J]. 朱娟,徐雪林. 微计算机信息. 2009(24)
[10]履带车辆紧急制动动力学仿真分析[J]. 李伟,马吉胜,李志强,范兆军. 振动与冲击. 2009(07)
硕士论文
[1]城市道路模型研究[D]. 陈海玲.北京邮电大学 2010
[2]铰接式履带车动力学仿真与有限元分析[D]. 周良.中南大学 2009
[3]履带车辆行动部分动力学分析与仿真[D]. 董新建.湖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75758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7无侧倾空间行驶轨迹示意??
??sin?—cos/Isin食二厂.?欠??Jl-sin]?—si打?2?义??I?V?R??3-67?)另有关系式:??5;。0?=竺^tan?A??7?)印可反应出斜面圆轨迹无倾斜行驶轨迹的道路函数,该道路1^<(反向转化为直角坐标系表这式,进而绘制出斜面圆轨迹。??行驶執迹研究??路线轨迹虽然是条空间曲线,但是对于车辆本身来说,行驶路面迹曲线的基础上,路面上行驶的车辆还存在倾斜,因此完整的道侧倾角度跟随轨迹弧长变化的函数。??
浙江大学硕击学位论义?4机电复合传动测拴系统对被试件加载研究??驶且加速度不同。如图4-12设计车况中的速度与加速度变化示意所示行驶车况。??VT瓦…/叩,巧)??10.%4.../#郏罚担?保叮玻?叮登桑崳?v?=?(?4-34?)??^120?-?0.8(/?-162.655)???????/?e?[162.655,237.655)??7.746.e?口37.6?乂,325.32)??化-1?P王0??囚?_8??/?\?競?|/、、,|??量8-?/?e-A巧辑巧帯至度y?_4????4-?/?-2?立??2-r?1??????-0??0-????■2_*?i?i?i?I?I?i?i?i?i?i?i?i?i?i?i?i?i?i ̄^??0?25?50?75?100?125?王如?175?200?225?250?2乃?300?325?3汾?3巧?400?425?巧0??强程??图4-口设计车况中的速度与加速度变化示意??建立好路况与履带车行穀车况之后,由于行艘速度不高,可W忽略空气阻为。取如表??4-1复合电传动履带车参数,进行仿真计算。??表4-1履带车模型相关参数??参履带接履带间?质量?滚动阻力质>。高重力加速??数地长L?距B?m?系数/Anax?系数/?度h?度臣??值?4.25m?3.4m?40000kg?(X8?0.065?0.7m?\0?mj??根据式(2-42?)求得全行驶过程中两侧履带所需的牵引力(或制动力)如图4-13模??型仿真下的两侧履带提供为变化示意(水平面)所示。可W看出直线行驶段的内外侧履带??牵引为相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模型试验的履带车动力学研究方案设计[J]. 郭晓林,赵炎,刘国强,华玉龙.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5(09)
[2]基于刚性模型的履带车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J]. 王涛,桂华良. 金属矿山. 2013(03)
[3]基于Vortex的电传动履带车辆动力学实时仿真[J]. 李兵,马晓军,杨宗民,可荣硕.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2(09)
[4]基于道路模型的弯道检测研究与应用[J]. 郭烈,黄晓慧,刘宝印,李兵.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2(03)
[5]基于RecurDyn的履带车辆动力学仿真[J]. 骆清国,司东亚,龚正波,赵新军.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1(04)
[6]车辆混合动力传动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 段牧染,赵洁. 内燃机与配件. 2011(08)
[7]双侧电传动履带车辆电机匹配与仿真[J]. 陈泽宇,张承宁,李军求,武小花.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9(04)
[8]简析坦克装甲车辆电传动技术[J]. 阿弗莱克. 现代兵器. 2009(12)
[9]道路模型与TIN地形无缝融合算法研究[J]. 朱娟,徐雪林. 微计算机信息. 2009(24)
[10]履带车辆紧急制动动力学仿真分析[J]. 李伟,马吉胜,李志强,范兆军. 振动与冲击. 2009(07)
硕士论文
[1]城市道路模型研究[D]. 陈海玲.北京邮电大学 2010
[2]铰接式履带车动力学仿真与有限元分析[D]. 周良.中南大学 2009
[3]履带车辆行动部分动力学分析与仿真[D]. 董新建.湖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75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27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