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导弹飞行控制仿真及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显示

发布时间:2021-07-14 19:28
  本文在计算机平台上利用仿真技术,代替真实导弹飞行试验,进行模拟飞行并分析结果。这样做提高了导弹飞行的安全性,节约了经费,提高了导弹弹道仿真的逼真性,提高了打靶成功率,并为改进导弹的总体设计提供了准确而有力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对在大气层中飞行的导弹进行力学分析,得到导弹的运动学方程。为了便于解算,将其分解为导弹纵向运动方程组和侧向运动方程组,并利用GSL科学计算库中的相关函数对方程进行求解。在解算过程中,为了得到更接近期望值的飞行轨迹,设计了飞行控制回路。最后,将导弹飞行轨迹数据以曲线形式打印出来,与期望飞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显示导弹的飞行过程,它以数值仿真为基础,将flex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利用actionScript语言和墨卡托投影算法,将导弹在三维球面坐标的轨迹数据转化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屏幕坐标,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导弹发射点到落地点的整个飞行过程。利用此演示过程可以更直观地检验数值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导弹飞行控制仿真及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显示


主要坐标系示意图

导弹飞行控制,PID控制器,反馈值,输入值


导弹飞行轨迹仿真系统是由反馈机构、解纵向运动方程组、解侧向运动方程组和PID控制器模块一起组成的闭环控制回路系统。该控制系统主要针对速度(v)和姿态角(劝,口,r)进行PID控制实现,其原理如图3一2所示:解解解解解解 解 解解解解解解解 PPP工DDDDD纵 纵 纵 PIDDDDD侧侧 控控 控控向 向 向控 控控向向 制制 制制运 运 运制 制制运运 器器 器器动 -----器 器器动动 方方方方方方’’ ’’’’’方方 程程 程 程程程 组组 组 组组组 反反馈模块 块反反馈模块块 图3一2导弹飞行控制回路如图所示,第一个PID控制器对速度v和俯仰角0的输入值和反馈值作比较产生误差信号,经过PID控制器校正,将校正值作为输入,求解纵向运动方程组,得到纵向运动方程组的各个参数值,包括坐标值x和y,滚转角了和偏航角功等,它们都将是下一步解侧向运动方程组的基础和依据。了和劝与它们各自对应的反馈值做差运算从而求得误差信号,送入后继的PID控制器进行校正和控制

飞行轨迹,仿真飞行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生毕业论文图3一6期望飞行轨迹图3一7仿真飞行轨迹、山孟一:︵礁麟脚撼︸滩释腐《朴乍环问宝妙)图3一8误差曲线图图3一6是我们期望得到的导弹飞行轨迹曲线,图3一7是仿真飞行轨迹曲线,图3一8为误差变化曲线。观察图3一6和图3一7可以发现,其仿真轨迹可以快速的跟踪上理想轨迹。从图3一8可知,系统不存在稳态误差,满足导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所以通过推力矢量控制导弹飞行且利用控制器校正的方案是可行的。3.4本章小结本章首先分析了导弹在空间受的力和力矩,包括空气动力、重力、推力以及空气动力矩、推力矩等,根据力学基本定理列出导弹在不同坐标系下的运动方程。为了方便方程组参数的求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滚转弹道导弹耦合特性研究[J]. 刘君,孟云鹤,程伟民,汤国建,陈克俊.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1(01)
[2]飞航导弹自动驾驶仪系统控制方案研究[J]. 马治明,王雪梅,易志虎.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9(02)
[3]推力矢量控制弹道的仿真研究[J]. 张树霞,赵捍东,宋金宝.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8(02)
[4]基于Matlab/Simulink的导弹三通道弹道仿真[J]. 王欣,姚俊,王育欣.  装备制造技术. 2007(12)
[5]推力矢量发动机燃气舵气动特性设计[J]. 李军,刘献伟,李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7(05)
[6]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导弹制导系统性能评价[J]. 刘占辰,王晓峰,侯满义,刘加丛.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07(08)
[7]导弹的推力矢量控制技术[J]. 王永寿.  飞航导弹. 2005(01)
[8]制导炮弹自动驾驶仪分析研究[J]. 罗雪颖,邹汝平,王萧.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3(02)
[9]空空导弹推力矢量控制系统[J]. 沈昭烈,吴震.  战术导弹控制技术. 2002 (02)
[10]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在导弹上的应用及发展[J]. 张中南,马其东,李晓.  战术导弹控制技术. 2006 (02)

硕士论文
[1]弹体飞行仿真及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慧.北京邮电大学 2011
[2]导弹飞行过程仿真软件设计[D]. 贾振兴.北京邮电大学 2011
[3]导弹制导系统快速原型研究[D]. 泮斌峰.西北工业大学 2007
[4]三维视景仿真中面向客户端的网络同步模型研究[D]. 郭羽成.武汉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4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284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9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