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斗环的网络化云作战体系模型
发布时间:2021-07-21 19:53
作战体系的构建是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前提和基础。按照作战任务牵引-体系运行机制高效-作战资源高程度融合共享的思路,从作战需求的角度分析作战体系的构成,从信息化网络特性出发抽象作战体系网络化结构,基于"作战云"理论以实现作战体系运行的高度一体化联合。描述了战斗环、作战云、复杂网络相关概念,分析了网络化云作战体系的结构,建立了网络化云作战体系模型。
【文章来源】: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0,45(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攻守双方简单战斗网络
源的动态聚能和释放,作战任务的临时受领和作战企图的即时达成以及跨领域作战能力的互补增效。1.3网络化现代作战对抗已经正由简单的平台对抗向体系对抗、网络对抗演变。所谓网络化就是根据复杂网络理论将作战体系中各要素实体、认知感知信息、行动等,通过信息化网络手段进行联通,实现作战力量、作战空间、行动样式、作战指挥、各类保障的一体化[3]。1.3.1战斗环网络化定义网络化的战斗环为基本战斗网络,其中,;E表示节点之间的边;啄BCN表示节点之间的连接规则。最简单的战斗网络如图2、图3所示。图2攻守双方简单战斗网络图3最简单的完整战斗网络最简单的完整战斗网络是在加入对目标、传感器、决策者以及战斗双方相关限制规则简化得来,相关规则不是本文研究重点不作阐述。1.3.2网络化特性1)相依性。网络结构决定了要素之间存在相依性,与孤立网络不同的是,网络之间的相依性可以实现体系的快速聚能和释能,为作战体系构建和对抗提供着眼点[4]。2)动态演化性。网络化作战体系结构会随着节点的消亡而自适应地改变节点间的交互关系,从而构建新的体系结构,表现为体系结构的适应性、体系演化的非线性、体系能力的涌现性和对抗结果的不确定性。3)可量化性。利用网络的小世界性和无标度性可以实现网络化效能的量化评估[5]。例如:基本作战网络是战争节点联通属性的映射,网络效能可以用邻接矩阵的特征值(姿PFE)的大小进行描述。4)自适应性。作战网络的自适应性集中表现为,其核心随着作战任务、火力运用、作战进程等动态变化。核心转移在对抗中,于己是在负载均衡技术支撑下使己方作战重心虚拟化、灵活化,并使作战体系更加稳固,防抗能力更强。于敌是根据外部条件?
过程,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详见表3)。聚类而成的资源层云类和控制层云类,根据体制规则和作战规则,分别通过指控网和物理信息网完成信息流交互。模型中没有体现目标层是因为目标层在体系攻防中才有体现,作为外部输入目标层是由资源层感知云感知,经物理信息网以进入体系。4结论基于战斗环的网络化云作战体系立足作战基本需求,明确了体系建设组成要素;基于云计算技术实现作战资源的高度融合共享;通过网络化手段借鉴复杂网络理论搭建作战体系的网络化结构,彰显了作战体系自适应和动态演化特性,为后续作战图7云类网络模型图9控制云·116·20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化火控系统关键事件察觉的SVM方法[J]. 王虎跃,武云鹏,卢志刚,朱锐,张岩.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8(07)
[2]基于云模型的濒海地区地面防空作战部署评价方法[J]. 徐兴平,刘健,田振浩.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8(01)
[3]基于复杂网络相依性的作战体系网络建模与分析[J]. 朱林,方胜良.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7(01)
[4]基于复杂网络的“云作战”体系模型及仿真[J]. 刘鹏,戴锋,闫坤.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6(06)
[5]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化作战体系能力评估框架[J]. 伍文峰,胡晓峰.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6(02)
[6]“作战云”体系构建初探[J]. 罗金亮,宿云波,张恒新. 火控雷达技术. 2015(03)
[7]作战云体系结构研究[J]. 赵国宏. 指挥与控制学报. 2015(03)
[8]美军“跨域协同”作战思想探析[J]. 樊高月. 国防. 2015(02)
[9]基于复杂网络的体系作战指挥周期研究[J]. 饶德虎,胡晓峰,吴琳. 电光与控制. 2014(10)
[10]基于控制环的作战网络对抗模型[J]. 白亮,肖延东,侯绿林,老松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3(03)
本文编号:3295666
【文章来源】: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0,45(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攻守双方简单战斗网络
源的动态聚能和释放,作战任务的临时受领和作战企图的即时达成以及跨领域作战能力的互补增效。1.3网络化现代作战对抗已经正由简单的平台对抗向体系对抗、网络对抗演变。所谓网络化就是根据复杂网络理论将作战体系中各要素实体、认知感知信息、行动等,通过信息化网络手段进行联通,实现作战力量、作战空间、行动样式、作战指挥、各类保障的一体化[3]。1.3.1战斗环网络化定义网络化的战斗环为基本战斗网络,其中,;E表示节点之间的边;啄BCN表示节点之间的连接规则。最简单的战斗网络如图2、图3所示。图2攻守双方简单战斗网络图3最简单的完整战斗网络最简单的完整战斗网络是在加入对目标、传感器、决策者以及战斗双方相关限制规则简化得来,相关规则不是本文研究重点不作阐述。1.3.2网络化特性1)相依性。网络结构决定了要素之间存在相依性,与孤立网络不同的是,网络之间的相依性可以实现体系的快速聚能和释能,为作战体系构建和对抗提供着眼点[4]。2)动态演化性。网络化作战体系结构会随着节点的消亡而自适应地改变节点间的交互关系,从而构建新的体系结构,表现为体系结构的适应性、体系演化的非线性、体系能力的涌现性和对抗结果的不确定性。3)可量化性。利用网络的小世界性和无标度性可以实现网络化效能的量化评估[5]。例如:基本作战网络是战争节点联通属性的映射,网络效能可以用邻接矩阵的特征值(姿PFE)的大小进行描述。4)自适应性。作战网络的自适应性集中表现为,其核心随着作战任务、火力运用、作战进程等动态变化。核心转移在对抗中,于己是在负载均衡技术支撑下使己方作战重心虚拟化、灵活化,并使作战体系更加稳固,防抗能力更强。于敌是根据外部条件?
过程,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详见表3)。聚类而成的资源层云类和控制层云类,根据体制规则和作战规则,分别通过指控网和物理信息网完成信息流交互。模型中没有体现目标层是因为目标层在体系攻防中才有体现,作为外部输入目标层是由资源层感知云感知,经物理信息网以进入体系。4结论基于战斗环的网络化云作战体系立足作战基本需求,明确了体系建设组成要素;基于云计算技术实现作战资源的高度融合共享;通过网络化手段借鉴复杂网络理论搭建作战体系的网络化结构,彰显了作战体系自适应和动态演化特性,为后续作战图7云类网络模型图9控制云·116·20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化火控系统关键事件察觉的SVM方法[J]. 王虎跃,武云鹏,卢志刚,朱锐,张岩.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8(07)
[2]基于云模型的濒海地区地面防空作战部署评价方法[J]. 徐兴平,刘健,田振浩.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8(01)
[3]基于复杂网络相依性的作战体系网络建模与分析[J]. 朱林,方胜良.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7(01)
[4]基于复杂网络的“云作战”体系模型及仿真[J]. 刘鹏,戴锋,闫坤.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6(06)
[5]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化作战体系能力评估框架[J]. 伍文峰,胡晓峰.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6(02)
[6]“作战云”体系构建初探[J]. 罗金亮,宿云波,张恒新. 火控雷达技术. 2015(03)
[7]作战云体系结构研究[J]. 赵国宏. 指挥与控制学报. 2015(03)
[8]美军“跨域协同”作战思想探析[J]. 樊高月. 国防. 2015(02)
[9]基于复杂网络的体系作战指挥周期研究[J]. 饶德虎,胡晓峰,吴琳. 电光与控制. 2014(10)
[10]基于控制环的作战网络对抗模型[J]. 白亮,肖延东,侯绿林,老松杨.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3(03)
本文编号:3295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29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