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T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及机动目标加速度估计方法
发布时间:2021-08-20 00:29
科学技术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战场环境变得日益复杂,这就要求未来战术导弹需要具有更高的战术技术指标。战术导弹要实现对高速、机动目标的有效打击,一方面要提高导弹的可用法向过载,另一方面要设法降低导弹实现制导律的需用法向过载。BTT导弹由于其特殊的外形,可以在主升力面内产生很大升力,由于BTT导弹通道间存在不可忽略的耦合,使得对其自动驾驶仪设计时必须对其加以考虑。在导引律中对目标加速度进行补偿,可以减小导弹对目标拦截时的需用法向过载,而在实际中,目标加速度是无法直接测得的,这就需要设计滤波器通过可以直接量测到的信息对目标加速度进行估计。本文正是针对这一背景而展开研究的。首先,建立BTT导弹的数学模型,并且在几个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假设下,对模型进行简化,随后对通道间耦合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在忽略通道间耦合项的前提下,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基于古典频域方法分别设计三通道控制器,使各通道满足一定的频域指标;针对偏航通道偶和信号,基于前馈的思想通过解析的方法设计了补偿器,以使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侧滑角近似为零;经过适当处理,得到物理可实现的补偿器,针对舵机可能出现的饱和现象,在补偿器后串联...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偏航通道框图(内回路)
GPBI,IMM和GPB:圆点表示基于模型的滤波值,圆点F}i
_2丁MM竺沙讨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模型粒子滤波在机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J]. 闫文利,王建刚,柳毅. 电光与控制. 2012(01)
[2]基于“当前”模型的IMM-UKF机动目标跟踪融合算法研究[J]. 崇阳,张科,吕梅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1(06)
[3]改进的交互式当前统计模型算法[J]. 谭顺成,王国宏,王娜,贾舒宜. 电光与控制. 2011(04)
[4]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武器防御及关键技术研究[J]. 戴静,程建,郭锐.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5]螺旋机动目标建模与跟踪滤波器设计[J]. 孙胜,周荻.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11)
[6]战术导弹BTT控制技术发展综述[J]. 叶振信,傅维贤,王万军,李亚辉,王永骥. 航天控制. 2009(05)
[7]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滤波在被动制导中的应用[J]. 刘毅. 现代防御技术. 2009(02)
[8]三维高速机动目标跟踪交互式多模型算法[J]. 彭冬亮,郭云飞,薛安克.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8(05)
[9]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交互式多模型算法[J]. 刘建书,李人厚,刘云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8(07)
[10]BTT导弹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张靖男,赵兴锋,郑志强. 飞航导弹. 2006(10)
硕士论文
[1]BTT导弹控制系统研究[D]. 李朝川.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2]BTT导弹鲁棒自动驾驶仪设计[D]. 姚成法.西北工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52441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偏航通道框图(内回路)
GPBI,IMM和GPB:圆点表示基于模型的滤波值,圆点F}i
_2丁MM竺沙讨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模型粒子滤波在机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J]. 闫文利,王建刚,柳毅. 电光与控制. 2012(01)
[2]基于“当前”模型的IMM-UKF机动目标跟踪融合算法研究[J]. 崇阳,张科,吕梅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1(06)
[3]改进的交互式当前统计模型算法[J]. 谭顺成,王国宏,王娜,贾舒宜. 电光与控制. 2011(04)
[4]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武器防御及关键技术研究[J]. 戴静,程建,郭锐.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5]螺旋机动目标建模与跟踪滤波器设计[J]. 孙胜,周荻.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11)
[6]战术导弹BTT控制技术发展综述[J]. 叶振信,傅维贤,王万军,李亚辉,王永骥. 航天控制. 2009(05)
[7]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滤波在被动制导中的应用[J]. 刘毅. 现代防御技术. 2009(02)
[8]三维高速机动目标跟踪交互式多模型算法[J]. 彭冬亮,郭云飞,薛安克.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8(05)
[9]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交互式多模型算法[J]. 刘建书,李人厚,刘云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8(07)
[10]BTT导弹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张靖男,赵兴锋,郑志强. 飞航导弹. 2006(10)
硕士论文
[1]BTT导弹控制系统研究[D]. 李朝川.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2]BTT导弹鲁棒自动驾驶仪设计[D]. 姚成法.西北工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52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35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