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基于多参数联合模糊处理的雷达辐射源威胁等级判定

发布时间:2021-08-27 15:01
  电子对抗在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雷达辐射源威胁等级判定是电子对抗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子对抗的水平。传统的辐射源威胁等级判定方法高度依赖于我方数据库中的既有数据,但是实际海战战场的电磁环境极其复杂,很容易造成我方数据库失效,因此传统的辐射源威胁等级判定方法不能够很好地满足水面舰艇的实际作战需求。在传统辐射源威胁等级判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辐射源威胁等级判定方法,该方法将各个威胁因子用折线相连,计算其围成图形的面积,由此判定辐射源的威胁等级。应用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提高了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文章来源】:舰船电子对抗. 2020,43(0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多参数联合模糊处理的雷达辐射源威胁等级判定


雷达辐射源威胁性等级评价流程

评价因子,威胁性,指标,标度


采用0~1五标度构造各威判因子对雷达辐射源威胁性影响力度,其具体内涵如表1所示。表1 威判因子权重标度含义 标度 含义 0 威胁性低 0.25 威胁性中下 0.5 威胁性中 0.75 威胁性中上 1 威胁性高

威胁性,辐射源


记威胁性评价矩阵为Φ(w)=diag{μ(w1) μ(w2) μ(w3) μ(w4)},则各威判因子对于目标层M的评价比例向量V(w)=IB·Φ(w)。将目标层M的评价比例向量的元素对应到坐标轴上,形成一个如图3所示的评价网络。由于不同的威判因子对威胁性等级判定的影响大小不同,因此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围成的四边形具有不规则性。计算出实际围成的四边形面积S(V)即为雷达辐射源的威胁性综合评价指数。按照雷达辐射源威胁性综合评价指数的大小,来判定雷达辐射源威胁等级。在实际侦察系统中,辐射源威胁等级按照威胁性由高到低被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其具体划分标准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CSS体系的雷达辐射源信号特征参数评估[J]. 陈昌孝,何明浩,冯明月,韩俊.  现代防御技术. 2015(05)
[2]一种基于熵权和经验因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 韩英强,吴晓平,王甲生.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2(11)

硕士论文
[1]信号完整性对雷达对抗系统的影响[D]. 王雪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2]一种雷达信号侦察系统研究与设计[D]. 张寒松.电子科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66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366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2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