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弹丸的弹底托分离技术设计
发布时间:2021-09-23 12:04
为了实现弹丸对炮位侦察校射雷达隐身,以达到提高炮兵战场生存能力的目的,研究了外形隐身技术和材料隐身技术。针对弹丸表面2条铜弹带和闭气环槽的雷达波散射较强,不符合外形隐身设计规范的问题,研究设计了弹底托,将弹底托与隐身弹体之间用铝制螺栓连接。隐身弹丸发射出炮口后,弹底托迅速脱离弹丸,从而实现弹丸外形隐身。基于弹底托结构设计了全隐身弹丸、全膛半隐身弹丸、有船尾的全膛半隐身弹丸,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用以检验弹底托分离的性能以及隐身弹丸对雷达的隐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弹底托能够迅速、可靠地完成分离动作,保证了全隐身弹丸和全膛半隐身弹丸的隐身性能;带有铜弹带和闭气环槽的有船尾的全膛半隐身弹丸的隐身性能不佳。
【文章来源】:弹道学报. 2020,32(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有船尾的全膛半隐身弹丸
隐身弹丸弹底压力
全膛半隐身弹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半隐身弹丸对雷达的隐身性能研究[J]. 张培忠,宁金贵,王建国,王欣. 兵工学报. 2019(12)
[2]弹丸对雷达隐身的技术[J]. 张培忠,张亚欧,宁金贵,宋晓辉.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03)
[3]隐身榴弹的发射安全性分析[J]. 张培忠,王虹,米中贺. 弹道学报. 2006(01)
[4]火炮榴弹的微波隐身特性分析[J]. 张培忠,王虹,米中贺. 雷达与对抗. 2005(03)
[5]国外火炮定位雷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杨春,张军华. 现代防御技术. 2005(01)
本文编号:3405672
【文章来源】:弹道学报. 2020,32(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有船尾的全膛半隐身弹丸
隐身弹丸弹底压力
全膛半隐身弹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半隐身弹丸对雷达的隐身性能研究[J]. 张培忠,宁金贵,王建国,王欣. 兵工学报. 2019(12)
[2]弹丸对雷达隐身的技术[J]. 张培忠,张亚欧,宁金贵,宋晓辉.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7(03)
[3]隐身榴弹的发射安全性分析[J]. 张培忠,王虹,米中贺. 弹道学报. 2006(01)
[4]火炮榴弹的微波隐身特性分析[J]. 张培忠,王虹,米中贺. 雷达与对抗. 2005(03)
[5]国外火炮定位雷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杨春,张军华. 现代防御技术. 2005(01)
本文编号:3405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405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