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的装备作战适用性评估方法
发布时间:2021-09-23 19:16
针对装备作战适用性难以有效评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的作战适用性评估方法。建立了装备作战适用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群决策的权重确定方法,利用直觉模糊集表示的多决策者评估指标重要度信息,建立了以意见一致性最大化为指标的权重优化模型,给出了基于相似度的装备作战适用性等级评估的具体步骤。通过评估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在装备作战适用性等级评估中的有效性。
【文章来源】: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0,45(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装备作战适用性评估指标体系
:计算指标权重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基于专家给出的区间直觉模糊信息,利用非线性优化模型进行优化,获得不同级别的指标权重。以作战使用适用性O1的二级指标为例,设3名专家对使用安全性U1、使用可靠性U2、人机交互性U3进行指标重要度评估,获得IFN表示的重要度矩阵如表2所示。表2指标重要度专家评估信息根据式(5)和式(6)建立模型,利用MATALB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求解。由于本模型为求最大,因此,将目标函数取反,应用遗传算法,求解权重的迭代寻优曲线如图2所示。图2权重求解迭代曲线获得的权重结果为W=[0.4232,0.2743,0.3019],与O1权重融合,则二级指标U1、U2、U3的权重为[0.0952,0.0617,0.0679]。其他指标可按相同的方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评估指标及相应的权重信息如下页表3所示。步骤2:确定评估矩阵评估矩阵根据相应的作战适用性测试结果获得,每个指标的使用性用评估等级L1~L5表示。4种装备E1、E2、E3、E4的作战适用性评估矩阵如表4所评估专家使用安全性U1使用可靠性U2人机交互性U3DM1<0.8,0.1><0.8,0.1><0.8,0.1>DM2<0.8,0.1><0.6,0.3><0.8,0.1>DM3<0.8,0.1><0.8,0.1><0.8,0.1>等级含义对应的直觉模糊数L1优秀<0.8,0.1>L2良好<0.6,0.3>L3一般<0.4,0.4>L4较差<0.3,0.6>L5很差<0.1,0.8>表1评估等级对IFN的对应关系·176·208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器装备作战适用性综合评估研究[J]. 孙庶珲,廖学军.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8(02)
[2]基于ONM的无人机信息支援远程体系作战能力评估[J]. 陈士涛,李大喜,赵保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8(06)
[3]博弈论综合赋权的军用飞机作战适用性评价[J]. 李皆乔,聂成龙,邱华磊. 现代防御技术. 2018(01)
[4]六代机平台反高超作战适用性研究[J]. 肖吉阳,杨建军,薛俊杰. 飞航导弹. 2016(09)
[5]陆军开展装备作战试验的总体思考[J]. 王金良,郭齐胜,李玉山,董姗姗.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6(03)
[6]单兵光电侦察装备作战适用性试验评估方法[J]. 杜锋,刘帅,史圣兵,秦少刚,张宏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6(05)
[7]装备作战试验设计与评估基本理论研究[J]. 罗小明,何榕,朱延雷.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4(06)
[8]装备作战试验概念设计框架[J]. 罗小明,池建军,周跃.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2(04)
[9]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作战适用性分析与评估方法[J]. 王亚.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0(08)
本文编号:3406263
【文章来源】: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0,45(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装备作战适用性评估指标体系
:计算指标权重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基于专家给出的区间直觉模糊信息,利用非线性优化模型进行优化,获得不同级别的指标权重。以作战使用适用性O1的二级指标为例,设3名专家对使用安全性U1、使用可靠性U2、人机交互性U3进行指标重要度评估,获得IFN表示的重要度矩阵如表2所示。表2指标重要度专家评估信息根据式(5)和式(6)建立模型,利用MATALB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求解。由于本模型为求最大,因此,将目标函数取反,应用遗传算法,求解权重的迭代寻优曲线如图2所示。图2权重求解迭代曲线获得的权重结果为W=[0.4232,0.2743,0.3019],与O1权重融合,则二级指标U1、U2、U3的权重为[0.0952,0.0617,0.0679]。其他指标可按相同的方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评估指标及相应的权重信息如下页表3所示。步骤2:确定评估矩阵评估矩阵根据相应的作战适用性测试结果获得,每个指标的使用性用评估等级L1~L5表示。4种装备E1、E2、E3、E4的作战适用性评估矩阵如表4所评估专家使用安全性U1使用可靠性U2人机交互性U3DM1<0.8,0.1><0.8,0.1><0.8,0.1>DM2<0.8,0.1><0.6,0.3><0.8,0.1>DM3<0.8,0.1><0.8,0.1><0.8,0.1>等级含义对应的直觉模糊数L1优秀<0.8,0.1>L2良好<0.6,0.3>L3一般<0.4,0.4>L4较差<0.3,0.6>L5很差<0.1,0.8>表1评估等级对IFN的对应关系·176·208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器装备作战适用性综合评估研究[J]. 孙庶珲,廖学军.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8(02)
[2]基于ONM的无人机信息支援远程体系作战能力评估[J]. 陈士涛,李大喜,赵保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8(06)
[3]博弈论综合赋权的军用飞机作战适用性评价[J]. 李皆乔,聂成龙,邱华磊. 现代防御技术. 2018(01)
[4]六代机平台反高超作战适用性研究[J]. 肖吉阳,杨建军,薛俊杰. 飞航导弹. 2016(09)
[5]陆军开展装备作战试验的总体思考[J]. 王金良,郭齐胜,李玉山,董姗姗.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6(03)
[6]单兵光电侦察装备作战适用性试验评估方法[J]. 杜锋,刘帅,史圣兵,秦少刚,张宏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6(05)
[7]装备作战试验设计与评估基本理论研究[J]. 罗小明,何榕,朱延雷.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4(06)
[8]装备作战试验概念设计框架[J]. 罗小明,池建军,周跃.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2(04)
[9]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作战适用性分析与评估方法[J]. 王亚.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0(08)
本文编号:3406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40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