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稀薄流区的多弹协同编队构型生成策略设计

发布时间:2021-11-10 16:40
  针对多枚子弹在稀薄大气层的编队飞行控制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基于反作用控制系统(reaction control system,RCS)的姿轨控制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协同编队策略,满足所需的空间构型约束,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考虑最优空间构型约束,完成了协同制导方案设计,并利用经典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控制律实现了对子弹姿态的稳定跟踪和控制。采用脉宽脉频(pulse width pulse frequency,PWPF)调制技术将连续的控制量转换成等效的喷管开关指令,在保证姿态稳定控制的前提下有效减小了发动机的燃料消耗。仿真结果表明,该协同制导控制策略可保证子弹在飞行过程中的姿态稳定,并使其空间构型逼近最佳构型。 

【文章来源】: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0,42(08)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升力式再入飞行器大动压下横侧向RCS姿态控制方法研究[J]. 樊朋飞,凡永华,闫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9(01)
[2]具有高可靠性弹间通讯的多弹协同打击制导策略[J]. 张曦,水涌涛,刘涛,王永海,张昱煜.  战术导弹技术. 2019(01)
[3]带空间协同的多导弹时间协同制导律[J]. 吕腾,吕跃勇,李传江,郭延宁.  航空学报. 2018(10)
[4]导弹协同编队H∞制导律设计[J]. 黄伟,徐建城,吴佳斌,吴华兴.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7(05)
[5]再入飞行器的RCS控制系统设计[J]. 郭建国,张添保,周军,王国庆.  固体火箭技术. 2017(04)
[6]导弹协同攻击编队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J]. 张磊,方洋旺,毛东辉,雍霄驹.  宇航学报. 2014(06)
[7]编队飞行自主控制的自适应方法[J]. 曹喜滨,董晓光,张锦绣,施梨.  宇航学报. 2012(07)
[8]考虑控制饱和的编队飞行卫星姿态协同控制[J]. 张保群,宋申民,陈兴林.  宇航学报. 2011(05)
[9]多导弹三维编队控制[J]. 马培蓓,纪军.  航空学报. 2010(08)
[10]基于角速度观测器的卫星编队飞行相对姿态控制技术[J]. 高有涛,陆宇平,徐波.  宇航学报. 2010(07)

博士论文
[1]多飞行器编队控制及协同制导方法[D]. 赵恩娇.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2]大气层内拦截弹制导控制及一体化研究[D]. 李运迁.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3]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亚轨道再入段制导与控制技术研究[D]. 吴了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多导弹协同制导与控制技术研究[D]. 刘冬责.北京理工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87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487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a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