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空心弹结构设计及弹托分离过程仿真

发布时间:2021-11-25 15:24
  在对空心弹结构进行设计时,基于有限体积法和重叠网格技术,对不同马赫数条件下空心弹弹体和弹托的分离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弹托完全分离后,空心弹的马赫数Ma=2. 0时,出现阻塞状态,而Ma≥2. 5时,空心弹稳定飞行时为非阻塞状态;在Ma=2. 5时,由于接近阻塞临界马赫数,脱壳时流场变化较为复杂,弹体空腔内气体经历时间较长的压缩过程,弹体阻力呈先减后增再减的变化趋势;在其他不同马赫数时的空心弹弹托分离过程中,弹体阻力整体上呈先减后增,最终达到稳定。随着马赫数的增大,流场能更快的达到稳定状态,弹体受到的扰动更少。 

【文章来源】: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0,41(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空心弹结构设计及弹托分离过程仿真


弹托基本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物理模型,示意图,分离过程


空心弹物理模型示意图

网格图,网格,弹体,弓形激波


整个脱壳阶段,空心弹仿佛完成了一个先吸气再呼气的过程,弹体内部正激波逐渐前移直到呼出至弹体外部形成弓形激波。随后,空腔内气压降低时,弓形激波又略微后移,最终稳定在某个位置,弹体体内的气体压力则降为稳态时压力,空心弹完成脱壳。在此过程中,弹托相对弹体不断加速向后移动,其加速度先大后小,最终稳定。图4 Ma=2.0时空心弹脱壳过程流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心弹空气阻力特性计算与数值仿真[J]. 张浩,闻泉,王雨时,张志彪.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6(07)
[2]基于近似模型的空心弹气动外形数值优化[J]. 赵强,陈志华.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17(03)
[3]空心弹丸流场数值模拟与阻力特性[J]. 高旭东,钱建平,王晓鸣,杜忠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
[4]APFSDS弹托分离干扰三维流场数值模拟[J]. 武频,尚伟烈,赵润祥,陈纯.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05(01)
[5]基于流场数值模拟的空心弹阻力特性优化方法[J]. 高旭东,钱建平,王晓鸣,杜忠华.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4(S7)
[6]西方国家的空心弹技术[J]. 王雨时.  弹箭技术. 1996(03)
[7]空心弹丸的研究[J]. 李惠昌,杨金耀,祁荣长.  兵工学报. 1980(02)

硕士论文
[1]模拟超速脱壳穿甲弹用空心训练弹弹道特性研究[D]. 张浩.南京理工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18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518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3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