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单星条件下基于被动测距的弹道参数估计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29 07:54
  在天基光学监视系统中,根据有限的导弹助推段观测信息估算目标的弹道参数是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对支持目标识别分类、判定威胁程度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单星观测条件下提高弹道参数估计精度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天基条件下利用氧气A吸收带被动测距提高估计精度的方法。利用MODTRAN对不同大气模型、不同气象、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天基被动测距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被动测距技术对弹道参数估计精度的提升能力,并与传统经验方法进行对比。仿真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单星观测下的弹道参数估计精度。 

【文章来源】:红外技术. 2020,42(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单星条件下基于被动测距的弹道参数估计性能分析


天基被动测距示意图Fig.1Passiverangingforspace-basedobservation

弹道,场景,条件,射程


误差Fig.10Theerroroflaunchingpositionwithpassiveranging从图9和图10可看出,在单星条件下,通过被动测距对首次观测点的定位,可明显提高发射点估计精度。在偏离星下点20的视角下,当采用传统经验值发射点估计误差可达50km;当采用被动测距时发射点估计误差约为12km。随着视线角度的减小,发射点估计误差逐步减小,在星下点的误差主要是由水平运动距离导致的。3.2射向、射程、落点误差分析下文通过具体目标仿真对射向、射程和落点误差性能进行分析。3个弹道目标分别如图11所示,其中目标1射程约为1500km,目标2射程约为4000km,目标3射程约为10000km。假设首次观测高度约为15km,末次观测高度约为160km。图11弹道估计仿真场景Fig.11Thesimulationsceneforballisticestimation本文被动测距条件下和未使用被动测距的传统经验方法条件下,射向、射程和落点的估计误差展示如图12~14。从图12~14可看出,采用被动测距后,初始观测点高度定位误差减小,从而导致弹道目标的射向、射程和落点估计精度都有明显提高。上述仿真结果证明了被动测距在天基监视系统中的重要作用。Target1Target2Target301234TargetNo.Erorofdirection/degreenopassiverangingpassiveranging图12射向误差比较Fig.12Thecomparisonoferrorofdirectio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改进Elman神经网络的红外被动测距算法研究[J]. 付小宁,陈立强,董悫.  红外技术. 2019(06)
[2]背景辐射对被动测距精度影响分析及实验研究[J]. 张瑜,刘秉琦,闫宗群,华文深,李刚.  物理学报. 2015(03)
[3]基于O2吸收特性单站被动测距机理研究[J]. 安永泉,王志斌,李晋华,王召巴.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5(01)
[4]基于大气氧光谱吸收特性的单目单波段被动测距[J]. 安永泉,李晋华,王志斌,王召巴.  物理学报. 2013(14)
[5]基于氧气A吸收带的baseline拟合距离反演算法[J]. 宗鹏飞,王志斌,陈媛媛,陈友华.  光散射学报. 2013(01)

硕士论文
[1]弹道模板的构建与匹配技术研究[D]. 黄源.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26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526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d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