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主被动复合体制反舰导弹导引头干扰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04:30
  多模复合制导技术是现代反舰导弹导引头发展的趋势,导引头在经过信息的融合处理后,探测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均有显著的提升。主要针对主/被动复合体制反舰导弹导引头,在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对抗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舰载干扰机照射箔条云和舷外有源诱饵配合的战术使用方式,可实现对主/被动复合体制反舰导弹导引头的有效对抗。 

【文章来源】:航天电子对抗. 2020,36(06)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主被动复合体制反舰导弹导引头干扰技术研究


主/被复合导引头原理框图

示意图,箔条,示意图,舰船


箔条质心干扰[7]作为无源干扰的一种常见方式,因其干扰成功率高、成本低而成为对抗主动雷达制导导引头的重要方式,而转发式箔条干扰[8‐9]则通过反射干扰信号实现对被动雷达制导导引头的干扰。其工作过程一般为:当本舰发现导引头跟踪上舰船后,舰船通过箔条发射装置向导弹来袭方向、与舰船相距一定距离的方位上发射箔条云团,具体方位依据当时的风向、风速决定。同时舰载的干扰装备开始工作,使干扰信号与舰载侦察雷达信号具有相同的信号特征,并将干扰机的天线对准箔条,干扰信号经过箔条云的二次反射到达反舰导弹导引头,同时舰载的雷达可配合适时地进行关机或者间歇工作,从而使导引头被动模式无法准确识别舰船的方位,影响导引头的测角精度,保护己方舰船。转发式箔条干扰示意图如图2所示。设舰载雷达辐射功率为Pt,天线增益为Gt,舰船与导引头之间的距离为Rmt,导引头被动天线增益为Gm1,则导引头接收到舰船雷达辐射源的信号功率为:

箔条,舰船,比值


设PjGj=5 MW,Pt Gt=100 k W,则导引头被动模式天线口面处的J/S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随着舰船和箔条云的距离增加,J/S不断下降。当箔条云σ=20 000 m2,舰船与箔条云距离大于282.1 m时,J/S就小于1,干扰效果急速下降。由式(7)可知,实际作战中,可以通过提高舰载干扰机的功率和增加箔条云的RCS来增加J/S。舰船的机动速度应在满足干扰导引头被动模式干信比的要求下尽可能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未来反舰导弹的制导技术发展趋势[J]. 孙航,刘晓光.  飞航导弹. 2020(03)
[2]对抗新型反舰导弹箔条质心干扰作战方法研究[J]. 张军周,杨格.  舰船电子工程. 2019(02)
[3]主被动雷达复合制导对抗方法研究[J]. 王振.  舰船电子工程. 2018(07)
[4]主被动雷达导引头角度测量信息融合方法研究[J]. 任宏光,石润龙,陈安娜.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8(03)
[5]典型反舰导弹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 卞立新,罗兴柏,赵英峻,王宇宁.  飞航导弹. 2017(03)
[6]水面舰艇对反舰导弹的复合干扰效果研究[J]. 柯凯,修继信,杜建东.  舰船电子对抗. 2015(06)
[7]反舰导弹舷外有源干扰技术仿真建模与分析[J]. 恽建波,王利才.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 2014(05)
[8]舷外雷达有源诱饵干扰反舰导弹仿真建模与分析[J]. 赖中安,王彩英.  舰船电子对抗. 2012(06)
[9]复合干扰对抗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技术[J]. 饶志高,金嘉旺,李仙茂.  舰船电子对抗. 2010(02)
[10]主/被动雷达双模导引头[J]. 刘颖.  航空科学技术. 2009(01)



本文编号:3529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529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6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