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导引头光机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21-12-11 12:06
本文在某一型号导弹导引头具体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对红外导引头的光机系统进行了设计,为红外导引头光机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在系统设计中,充分验证了无氧硅完全可以应用于长波红外光学系统中。由于无氧硅热差系数小的特点,极大的降低了系统设计的难度,同时也很好的简化了光学系统的结构,仅用三片透镜即可实现光学系统焦距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待无氧硅制备工艺的成熟与完善,在长波红外领域必将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论文同时完成了光学系统结构和随动稳像系统的设计。总结了红外导引头机械结构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以后红外导引头的光机系统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及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3.1 国内发展情况
1.3.2 国外发展情况
1.3.3 红外导引头发展趋势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遇到问题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
2.1 系统构成
2.2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2.2.1 导引头战技指标
2.2.2 光学系统参数指标
2.3 探测器的选择
2.4 随动稳像方案
第三章 光学系统设计
3.1 红外导引头成像系统要求
3.2 光学系统参数的确定
3.2.1 光学系统结构布局
3.2.2 焦距f'的确定
3.2.3 相对孔径与F数
3.2.4 视场
3.2.5 焦深和景深
3.2.6 最小弥散斑及其角直径
3.3 光学系统无热化技术
3.5 光学系统设计过程及结果分析
3.5.1 未采用无氧硅的方案
3.5.2 采用无氧硅的方案
3.5.3 方案比较
第四章 结构设计
4.1 红外导引头对结构的要求
4.2 红外导引头结构设计原则
4.3 结构总体设计
4.3.1 结构总体布局
4.3.2 振动和冲击的隔离设计
4.3.3 热设计
4.4 主要分系统结构设计及结果
4.4.1 光学成像系统结构设计
4.4.2 随动平台结构设计
4.4.3 舱体结构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特点与技术分析[J]. 刘群龙,吴晗平,张焱,胡大军. 光电技术应用. 2010(02)
[2]新概念军用红外成像系统的发展[J]. 范晋祥,张渊.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8(03)
[3]红外成像导引头及其发展趋势[J]. 杨卫平,沈振康. 激光与红外. 2007(11)
[4]红外制导技术的发展[J]. 叶本志,蔡希昌,邱娜,徐世录.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7(S2)
[5]红外导引头综述[J]. 赵善彪,张天孝,李晓钟. 飞航导弹. 2006(08)
[6]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在空空导弹上的应用研究[J]. 张运强. 航空兵器. 2006(03)
[7]几种精确制导技术简述[J]. 姚秀娟,彭晓乐,张永科. 激光与红外. 2006(05)
[8]红外成像导引头及其成像制导武器述评[J]. 曾宪林. 航天电子对抗. 2004(05)
[9]精确制导光电导引头稳定平台数字控制技术[J]. 吴鹏.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2(03)
[10]红外制导技术的今昔与明朝[J]. 张纯学. 飞航导弹. 2002(06)
本文编号:3534647
【文章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3.1 国内发展情况
1.3.2 国外发展情况
1.3.3 红外导引头发展趋势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遇到问题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
2.1 系统构成
2.2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2.2.1 导引头战技指标
2.2.2 光学系统参数指标
2.3 探测器的选择
2.4 随动稳像方案
第三章 光学系统设计
3.1 红外导引头成像系统要求
3.2 光学系统参数的确定
3.2.1 光学系统结构布局
3.2.2 焦距f'的确定
3.2.3 相对孔径与F数
3.2.4 视场
3.2.5 焦深和景深
3.2.6 最小弥散斑及其角直径
3.3 光学系统无热化技术
3.5 光学系统设计过程及结果分析
3.5.1 未采用无氧硅的方案
3.5.2 采用无氧硅的方案
3.5.3 方案比较
第四章 结构设计
4.1 红外导引头对结构的要求
4.2 红外导引头结构设计原则
4.3 结构总体设计
4.3.1 结构总体布局
4.3.2 振动和冲击的隔离设计
4.3.3 热设计
4.4 主要分系统结构设计及结果
4.4.1 光学成像系统结构设计
4.4.2 随动平台结构设计
4.4.3 舱体结构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特点与技术分析[J]. 刘群龙,吴晗平,张焱,胡大军. 光电技术应用. 2010(02)
[2]新概念军用红外成像系统的发展[J]. 范晋祥,张渊.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8(03)
[3]红外成像导引头及其发展趋势[J]. 杨卫平,沈振康. 激光与红外. 2007(11)
[4]红外制导技术的发展[J]. 叶本志,蔡希昌,邱娜,徐世录.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7(S2)
[5]红外导引头综述[J]. 赵善彪,张天孝,李晓钟. 飞航导弹. 2006(08)
[6]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在空空导弹上的应用研究[J]. 张运强. 航空兵器. 2006(03)
[7]几种精确制导技术简述[J]. 姚秀娟,彭晓乐,张永科. 激光与红外. 2006(05)
[8]红外成像导引头及其成像制导武器述评[J]. 曾宪林. 航天电子对抗. 2004(05)
[9]精确制导光电导引头稳定平台数字控制技术[J]. 吴鹏.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2(03)
[10]红外制导技术的今昔与明朝[J]. 张纯学. 飞航导弹. 2002(06)
本文编号:3534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53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