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终端落角和加速度约束的末制导律设计
发布时间:2021-12-21 18:23
为了提高导弹末制导的打击精度和毁伤程度,设计了基于剩余时间多项式的满足终端落角约束和终端加速度为0的制导律。经过反馈线性化将弹目方程变成线性形式,通过满足具体的终端约束求解了制导律的系数,得到满足各种约束的易于工程实现的新制导律。利用闭环轨迹解给出了一种有效求解弯曲弹道剩余时间的方法。最后通过弹道仿真和对比试验验证了该制导律的可行性。与现有文献相比,该制导律不仅满足高精度制导的需要,而且对末端迎角控制和早期弹道修正具有较大优势。
【文章来源】:飞行力学. 2020,38(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落角为-45°时的仿真结果
导弹末制导段二维几何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X,Y)表示惯性坐标系;(xf,yf)表示落角坐标系,即以要求的落角方向为xf轴建立起来的坐标系,由惯性坐标系顺时针转过期望的落角θf得到;下标M和T分别表示导弹和目标;R和VM分别表示弹目距离和导弹速度;aM表示垂直于速度方向的加速度;θM和q分别表示导弹的弹道倾角和视线角;θ表示落角误差,也表示在落角坐标系下导弹的弹道倾角。由图1中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到θM和q的表达式为:
初始弹道倾角θM(0)=0°,落角θM(tf)=-30°和θM(tf)=-45°。仿真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文的弹道轨迹和制导律与文献[5]基于小角度情况下的结果差别不大,尤其是θM(tf)=-30°时基本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在小角度的情况下,文献[5]基于小角度下的线性化是可行的。本文得到的制导律式(15)在小角度下,cos(θM(t)-θf)≈1, sin(θf-q)≈θf-q,sin(θM-θf)≈θM-θf,与文献[5]的制导律式(16)是一致的。图3 落角为-45°时的仿真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带落角约束和目标机动补偿的三维制导律[J]. 范作娥,于德海,顾文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1(08)
本文编号:3544949
【文章来源】:飞行力学. 2020,38(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落角为-45°时的仿真结果
导弹末制导段二维几何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X,Y)表示惯性坐标系;(xf,yf)表示落角坐标系,即以要求的落角方向为xf轴建立起来的坐标系,由惯性坐标系顺时针转过期望的落角θf得到;下标M和T分别表示导弹和目标;R和VM分别表示弹目距离和导弹速度;aM表示垂直于速度方向的加速度;θM和q分别表示导弹的弹道倾角和视线角;θ表示落角误差,也表示在落角坐标系下导弹的弹道倾角。由图1中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到θM和q的表达式为:
初始弹道倾角θM(0)=0°,落角θM(tf)=-30°和θM(tf)=-45°。仿真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文的弹道轨迹和制导律与文献[5]基于小角度情况下的结果差别不大,尤其是θM(tf)=-30°时基本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在小角度的情况下,文献[5]基于小角度下的线性化是可行的。本文得到的制导律式(15)在小角度下,cos(θM(t)-θf)≈1, sin(θf-q)≈θf-q,sin(θM-θf)≈θM-θf,与文献[5]的制导律式(16)是一致的。图3 落角为-45°时的仿真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带落角约束和目标机动补偿的三维制导律[J]. 范作娥,于德海,顾文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1(08)
本文编号:3544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544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