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弹道导弹目标群轨迹建模与仿真

发布时间:2021-12-30 20:16
  针对弹道导弹在空间中形成的目标群轨迹具有复杂性和多阶段的特点,提出一种弹道导弹目标群轨迹分阶段建模方法。由于不同阶段下目标群运动特性存在差异,基于分阶段建模的思想,在定义相应坐标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对称释放结构下的中段诱饵释放模型;在考虑数量质量、初始状态及消亡条件等因素下,设计了助推段多批次碎片轨迹产生过程。实验仿真了地固系下弹道导弹主体弹道、诱饵释放过程以及多批次碎片轨迹。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选择恰当参数的条件下可近似逼近真实情况。 

【文章来源】:系统仿真学报. 2020,32(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弹道导弹目标群轨迹建模与仿真


坐标系间的关系

诱饵,坐标系,弹道,相对速度


图1 坐标系间的关系将切向速度vr沿oxb轴和oyb轴进行分解,得到诱饵在母舱弹道坐标系下的初始相对速度vrb=[0,-vrs in?,v rc os?]T。设释放时刻母舱的速度为v,将释放后初始相对速度vrb加到母舱在释放点的速度分量上,可得弹道坐标系下诱饵的初始速度

弹道,目标


假设发射点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29°、北纬41°,采用四阶龙格库塔积分外推生成标准弹道,计算得到落点的地理坐标为西经168.64°、北纬59.15°,总射程为4 673.7 km,总飞行时间为998 s,地固系ECEF下目标主体弹道如图3所示。图4给出了目标的速度曲线和助推段加速度曲线。末级发动机在180 s时刻关机,导弹进入中段飞行过程,持续时间为757 s,速度开始减小,当目标位置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开始增大。目标高度低于90 km时,开始再入过程,持续时间为61 s,其速度大小先增大然后迅速减小,直至撞击地面目标。由图4可知,整个曲线呈现出高度非线性、阶段性特性。助推阶段目标加速度的变化幅度大,由于各子级发动机的关机与分离,并存在3个明显的加速度突变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多级助推段弹道导弹跟踪算法[J]. 许登荣,程水英,包守亮.  宇航学报. 2016(09)
[2]多因素分离过程蒙特卡罗仿真平台设计[J]. 李慧通,赵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5(09)
[3]WGS-84坐标系下飞机航迹与姿态仿真研究[J]. 吴卫华,江晶,姜志敏.  系统仿真学报. 2014(11)
[4]液体火箭爆炸碎片模型研究[J]. 王卫杰,沈怀荣,李怡勇,邵琼玲.  上海航天. 2013(06)
[5]弹道导弹中段诱饵空域分布研究[J]. 资文茂,毕义明,康璞,余明.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3(01)
[6]弹道导弹中段轨迹预测研究[J]. 杨少春,吴林锋,王刚,倪鹏.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7]基于线性最小二乘方法的主动段目标初值估计[J]. 赵砚,程洪玮,易东云,张倩.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0(12)
[8]弹道导弹被动段弹道方程与仿真[J]. 胡传俊,杨恢先.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0(04)
[9]反导仿真弹道计算方法[J]. 高付申,刘兴,冯燕来.  弹道学报. 2009(02)

博士论文
[1]天基红外传感器对中段目标群跟踪技术研究[D]. 张慧.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58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558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8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