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军工论文 >

聚能战斗部射流侵彻的数值仿真及试验

发布时间:2022-01-08 08:08
  针对聚能战斗部的毁伤效果,开展了聚能战斗部的设计参数影响研究。根据战斗部的经验公式和基本理论,建立聚能战斗部射流侵彻的理论分析。其次,根据聚能战斗部的物理模型,构建了仿真简化模型,通过ANSYS/LS-DYNA仿真软件实现了聚能战斗部射流形成过程研究。通过对比药型罩罩顶高度的差异性,研究了射流速度、射流密度的变化规律,结合静破甲试验,总结分析了聚能战斗部射流侵彻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同炸高情况下,药型罩罩顶高度越大,射流速度越大,战斗部的侵彻效果更好。 

【文章来源】:电子技术. 2020,49(03)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聚能战斗部射流侵彻的数值仿真及试验


顶高射流

网格图,药性,炸药,网格


聚能战斗部具有轴对称特点,可以简化成二维轴对称问题。炸药和药型罩采用solid 162二维实体单元,使用算法14。当炸药引爆后,金属药型罩射流形成过程中,由于单元会产生大变形,因此对药型罩采用自适应网格技术。炸药采用JWL状态方程,药型罩材料强度采用JOHNSON_COOK模型,状态方程选用EOS_GRUNEISEN,通过关键字*CONTROL_ADAPTIVE控制金属药型罩的网格自适应划分,见表1、图1。计算过程中使用小型重启动分析,30μs后炸药基本爆轰完毕,对射流影响较小,因此删除炸药PART和接触。聚能射流仿真过程中设定了两种罩顶高,分别为110mm、114mm。仿真结果见图2、表2。

聚能战斗部射流侵彻的数值仿真及试验


静破甲试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聚能战斗部在防空反导中的毁伤效能研究[J]. 王庆,赵捍东,赵鹏铎,邵先锋,张晓东.  兵工自动化. 2018(05)
[2]聚能射流作用下模拟装甲舱室内冲击波试验研究[J]. 柯文,陈化良,张之暐,马林,门丽娟,王凤丹.  兵工学报. 2017(02)
[3]防空反导击爆战斗部技术研究综述[J]. 耿万钧,孙兴昀,曹玉武,郑雄伟.  飞航导弹. 2016(03)
[4]国外舰载防空反导火控系统发展现状[J]. 王金云,王孟军.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3(12)
[5]对抗主动防护系统的EFP战斗部设计[J]. 郭希维,姚志敏,赵昉.  兵工自动化. 2013(08)
[6]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不同侵彻着角下的毁伤能力研究[J]. 樊菲,李伟兵,王晓鸣,李文彬,韩玉.  高压物理学报. 2012(02)
[7]脱壳穿甲弹对巡航导弹的毁伤模型及仿真[J]. 王涛,唐宴虎.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0(10)
[8]杆式射流形成的数值模拟研究[J]. 吴晗玲,段卓平,汪永庆.  爆炸与冲击. 2006(04)
[9]战斧导弹大扫描[J]. 张萍.  飞航导弹. 2005(11)
[10]钻地弹爆炸聚集效应研究现状及展望[J]. 邓国强,周早生,郑全平.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博士论文
[1]爆炸成型弹丸(EFP)研制及其工程破坏效应研究[D]. 刘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破甲弹对运动体斜侵彻的仿真研究[D]. 韩世锋.中北大学 2015
[2]聚能装药形成射流的仿真计算与理论研究[D]. 纪国剑.南京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76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576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f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