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择储备式锂电池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9 20:52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引信电源的特性以及各种储备式电池的优缺点,选择了锂/亚硫酰氯体系电解液的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电池碳电极工艺的改进,电解液制备的方法的研究及电池结构的合理设计,研制了一种快激活、较大功率及长时间工作的多选择储备式锂电池。该电池在高、低、常温条件下放电,电性能均比传统电池优越,达到了设计要求。多选择储备式锂电池在研究中取得了以下突破:1通过压制工艺改进,改善了碳阴极表面状态,提高了碳阴极的载荷能力,碳电极放电电流密度提高50%左右,适用于大功率引信电源。2通过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选定了合适的电解液配方及浓度,使电池的放电电压、放电容量、激活时间均得到了改善;3通过设计合理的电池结构,提高了电极的利用率。4有效的缩短了电池的激活时间,由原先的1s左右缩短到100ms以内。5对研制的多选择储备式锂电池进行了放电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高、低、常温条件下电池的放电电压、激活时间和容量等均达到设计要求。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引信电源及其分类
1.3 储备电池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1.3.1 储备电池工作原理
1.3.2 储备电池的用途和特点
1.4 储备式锂电池
1.5 国内外储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现状
1.5.1 国外储备电池现状
1.5.2 国内储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现状
1.5.3 主要差距
2 传统储备式锂电池设计
2.1 储备式锂电池工作原理
2.2 传统储备式锂电池总体设计
2.2.1 传统电池的结构设计
2.2.2 电池放电性能测试
2.2.3 电池分析
小结
3 大功率碳电极制备
3.1 大功率碳电极制备工艺改进
3.2 不同轧制参数对碳电极物理性能的影响
3.3 不同压制工艺对电极放电性能的影响
3.4 原有压制工艺碳电极性能测试
3.5 电极内部结构分析
小结
4 高比能亚硫酰氯电解液制备
4.1 亚硫酰氯电解液原工艺
4.2 亚硫酰氯电解液新工艺
4.2.1 原料硫酰氯蒸馏提纯
4.2.2 电解质LiAlCl_4浓度选择
4.2.3 纳米催化剂用量选择
4.3 新、原工艺亚硫酰氯电解液放电对比试验
小结
5 电池总体结构的改进
5.1 电池的新型结构设计
5.2 电极堆尺寸计算
5.3 新结构电池的性能测试
5.3.1 电池容量测试
5.3.2 常温放电测试
5.3.3 高温放电测试
5.3.4 低温放电测试
6 新结构电池与传统结构电池的比对分析
6.1 新结构电池与传统电池电极堆结构设计比对
6.2 新、传统电极堆结构设计比对
6.3 新结构电池与传统结构电池的放电性能比对
6.3.1 试验方法
6.3.2 传统电池在高、低、常温条件下放电情况
6.3.3 新电池在高、低、常温条件下放电情况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锂储备电池现状与发展探讨[J]. 马素杰. 制导与引信. 2008(04)
[2]酞菁铜衍生物对Li/SOCl2电池性能的影响[J]. 许占位,赵建社,冯虹,马素杰. 电池. 2008(05)
[3]模板-物理活化法制备高性能中孔炭材料[J]. 赵家昌,陈思浩,解晶莹. 电源技术. 2007(12)
[4]储备式锂电池在高过载下的特性研究[J]. 康峰,马素杰,马群峰.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07(05)
[5]锂/亚硫酰氯电池的研究现状[J]. 刘景,葛红花,周国定,吴一平,包伯荣. 电池. 2005(05)
[6]遥测技术在引信电源非接触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 曾蕾. 现代电子技术. 2005(07)
[7]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电池[J]. 王观成. 电池工业. 2005(01)
[8]提高锂亚硫酰氯电池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 肖顺华. 化工进展. 2004(09)
[9]金属锂带的加工工艺[J]. 许文.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3)
[10]微电池的最新研究动态[J]. 张建中,王保民,李昌进. 电源技术. 2002(S1)
硕士论文
[1]微小型储备式锂电池研究[D]. 马素杰.西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79423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引信电源及其分类
1.3 储备电池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1.3.1 储备电池工作原理
1.3.2 储备电池的用途和特点
1.4 储备式锂电池
1.5 国内外储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现状
1.5.1 国外储备电池现状
1.5.2 国内储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现状
1.5.3 主要差距
2 传统储备式锂电池设计
2.1 储备式锂电池工作原理
2.2 传统储备式锂电池总体设计
2.2.1 传统电池的结构设计
2.2.2 电池放电性能测试
2.2.3 电池分析
小结
3 大功率碳电极制备
3.1 大功率碳电极制备工艺改进
3.2 不同轧制参数对碳电极物理性能的影响
3.3 不同压制工艺对电极放电性能的影响
3.4 原有压制工艺碳电极性能测试
3.5 电极内部结构分析
小结
4 高比能亚硫酰氯电解液制备
4.1 亚硫酰氯电解液原工艺
4.2 亚硫酰氯电解液新工艺
4.2.1 原料硫酰氯蒸馏提纯
4.2.2 电解质LiAlCl_4浓度选择
4.2.3 纳米催化剂用量选择
4.3 新、原工艺亚硫酰氯电解液放电对比试验
小结
5 电池总体结构的改进
5.1 电池的新型结构设计
5.2 电极堆尺寸计算
5.3 新结构电池的性能测试
5.3.1 电池容量测试
5.3.2 常温放电测试
5.3.3 高温放电测试
5.3.4 低温放电测试
6 新结构电池与传统结构电池的比对分析
6.1 新结构电池与传统电池电极堆结构设计比对
6.2 新、传统电极堆结构设计比对
6.3 新结构电池与传统结构电池的放电性能比对
6.3.1 试验方法
6.3.2 传统电池在高、低、常温条件下放电情况
6.3.3 新电池在高、低、常温条件下放电情况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锂储备电池现状与发展探讨[J]. 马素杰. 制导与引信. 2008(04)
[2]酞菁铜衍生物对Li/SOCl2电池性能的影响[J]. 许占位,赵建社,冯虹,马素杰. 电池. 2008(05)
[3]模板-物理活化法制备高性能中孔炭材料[J]. 赵家昌,陈思浩,解晶莹. 电源技术. 2007(12)
[4]储备式锂电池在高过载下的特性研究[J]. 康峰,马素杰,马群峰.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07(05)
[5]锂/亚硫酰氯电池的研究现状[J]. 刘景,葛红花,周国定,吴一平,包伯荣. 电池. 2005(05)
[6]遥测技术在引信电源非接触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 曾蕾. 现代电子技术. 2005(07)
[7]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电池[J]. 王观成. 电池工业. 2005(01)
[8]提高锂亚硫酰氯电池可靠性的方法研究[J]. 肖顺华. 化工进展. 2004(09)
[9]金属锂带的加工工艺[J]. 许文.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3)
[10]微电池的最新研究动态[J]. 张建中,王保民,李昌进. 电源技术. 2002(S1)
硕士论文
[1]微小型储备式锂电池研究[D]. 马素杰.西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79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57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