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某型车载指挥方舱设计
发布时间:2023-02-15 17:07
车载指挥方舱是指挥装备和操作人员的主要载体之一,装载于底盘车上,形成具有机动性能的移动指挥作战中心,多名士兵在方舱内部进行协同指挥工作。车载指挥方舱在这种机动性的作战环境下,由于其自身特性和外形尺寸条件限制,舱室内部可用空间面积有限,在人机环境设计以及设备的人机尺寸设计上缺乏整体感和规划性。因此,亟需利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对车载指挥方舱舱内人机环境进行改进,提高舱室人机性能。本文从舱室人机环境的组成元素出发,以构建符合人机工程要求的方舱环境为中心,结合指挥操作人员的行为需求,对舱室内部操作设备及环境进行优化设计,提出整体设计方案,并进行人机仿真验证。首先,本文通过前期调研分析,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总结,并且对舱室内部工作人员的心理和生理行为进行分析,获得基础设计需求。其次,对人机工程学的概念以及人机工程学在方舱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人体模型、舱室空间布局、舱室色彩进行研究,计算操作设备人机尺寸。接下来,在人机尺寸的基础上,对方舱展开设计实践,对舱室外观、布局、色彩以及舱内设备功能及造型进行合理设计。接下来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指挥舱室三维模型,通过渲染得到方舱环境的真实展示效果。最后运用JA...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方舱的发展与应用
1.2.2 舱室人机环境的研究与应用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目的
1.3.2 采用的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车载指挥方舱概述
2.1 军用车载方舱的发展与分类
2.2 车载指挥方舱的功能与组成
2.3 车载指挥方舱的应用状态
2.4 舱内人员的行为及心理
3 人机工程学在方舱设计中的应用
3.1 人机工程学的概念
3.2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3.3 指挥方舱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3.3.1 人体数据和人体模型
3.3.2 舱室空间的布局设计
3.3.3 舱内色彩的设计
3.3.4 舱内的人机尺寸设计
3.3.5 舱室内饰造型设计
3.3.6 三维模型的构建及人机工效分析
4 人机工程学在车载指挥方舱中的设计实践
4.1 设计要求
4.1.1 某型车载指挥方舱的特点与技术参数
4.1.2 设计内容
4.2 设计展开
4.2.1 指挥舱室整体外观
4.2.2 舱室内部布局设计
4.2.3 舱室内饰整体造型
4.2.4 舱室色彩选取与配色
4.2.5 舱室内部人员布局与快速进出
4.2.6 人员的乘坐及操作台的设计
4.2.7 舱室内部的储物空间的设计
4.2.8 配电柜的设计
4.2.9 工作椅的设计
5 人机仿真与验证
5.1 JACK仿真软件概述
5.2 仿真分析准备及流程
5.2.1 仿真分析的流程
5.2.2 虚拟人模型的建立
5.2.3 仿真环境的建立
5.3 车载指挥方舱人机工程学仿真及评价
5.3.1 舒适度分析
5.3.2 可达域分析
5.3.3 可视域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作品)、专利、比赛获奖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附件A
附件B
本文编号:3743485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方舱的发展与应用
1.2.2 舱室人机环境的研究与应用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目的
1.3.2 采用的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车载指挥方舱概述
2.1 军用车载方舱的发展与分类
2.2 车载指挥方舱的功能与组成
2.3 车载指挥方舱的应用状态
2.4 舱内人员的行为及心理
3 人机工程学在方舱设计中的应用
3.1 人机工程学的概念
3.2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3.3 指挥方舱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3.3.1 人体数据和人体模型
3.3.2 舱室空间的布局设计
3.3.3 舱内色彩的设计
3.3.4 舱内的人机尺寸设计
3.3.5 舱室内饰造型设计
3.3.6 三维模型的构建及人机工效分析
4 人机工程学在车载指挥方舱中的设计实践
4.1 设计要求
4.1.1 某型车载指挥方舱的特点与技术参数
4.1.2 设计内容
4.2 设计展开
4.2.1 指挥舱室整体外观
4.2.2 舱室内部布局设计
4.2.3 舱室内饰整体造型
4.2.4 舱室色彩选取与配色
4.2.5 舱室内部人员布局与快速进出
4.2.6 人员的乘坐及操作台的设计
4.2.7 舱室内部的储物空间的设计
4.2.8 配电柜的设计
4.2.9 工作椅的设计
5 人机仿真与验证
5.1 JACK仿真软件概述
5.2 仿真分析准备及流程
5.2.1 仿真分析的流程
5.2.2 虚拟人模型的建立
5.2.3 仿真环境的建立
5.3 车载指挥方舱人机工程学仿真及评价
5.3.1 舒适度分析
5.3.2 可达域分析
5.3.3 可视域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作品)、专利、比赛获奖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附件A
附件B
本文编号:3743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74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