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作战的装备智能化保障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16 17:19
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是装备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装备战斗力和保障力生成的重要支撑。随着信息化、体系化战争的深入推进,装备综合保障工作正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未来作战形态和装备发展趋势为出发点,研究未来智能化装备保障需求,构想了一种基于"全球信息云+装备监控中心+分布式智能系统"组成架构的智能化保障系统方案。从维修保障、使用保障两个维度探索了智能化保障的运行模式,初步实现了装备保障的决策智能化与执行无人化,为逐步构建起适应未来战争发展的新型保障系统,支撑我军建设一支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发展思路。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29867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图1装备智能化保障模式框图
2)执行无人化:发挥“机器力量”,替代保障任务执行中“人”的工作(人的主要工作则转变为监控、监管与必要干预),覆盖运输投送、维修保障等各个环节。1)全球信息云(智慧数据中心)。全球信息云是装备智能化、无人化保障模式下的智慧数据中心,掌握着部队装备运行的全部数据,包括:作战装备数据....
图2装备维修保障运行基本模式框图
1)维修保障。面向未来作战和装备自主保障的需求,装备维修保障包括装备自修复自保障和智能无人系统协同保障两种基本模式,如图2所示。装备自修复自保障对装备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装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感知、自主决策与自主执行,通过预测自身的运行状态完成对健康状态的评估与故....
图3装备物资供应运行模式框图
2)使用保障。为适应未来智能化战争态势快速变化、全域可控的特点,使用保障中物资供应计划与方案制定、物资点选与装卸、物资运输与投送、物资使用等各个环节应形成高速、智能、无人的保障模式,构建起“全球信息云—智能无人系统—战备资源”间的运转流程,如图3所示。在全球信息云对不同地域态势信....
图4智能化保障系统总体架构框图
如图1所示,构建的智能化保障模式由全球信息云、装备监控中心和智能无人系统三部分构成,依托三者间的相互配合实现未来装备保障活动的有效执行。因此,也形成了智能化保障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4所示。1)感知层。感知层除要求装备系统和智能无人系统具备自感知能力外,还需借助国内外感知装备与设备....
本文编号:3929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929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