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埋式弹舱流场及武器投放轨迹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6 23:45
内埋式弹舱是轰炸机的重要部件。当导弹从弹舱中投放出去的时候,会受到这个半封闭空间和附近区域流场的干扰,可能其姿态会急剧变化,或者可能被气流推升,造成导弹与飞机发生碰撞,机毁人亡。弹舱中的流场往往非常复杂,在其中的导弹的运动轨迹难以也预测,对这方面的研究也越发引人关注。传统的风洞实验和新兴发展起来的计算流体力学技术都是研究这方面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尝试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以对比研究。本文将会研究导弹投放过程中的内埋式弹舱流场。基于B52轰炸机,使用CATIA建立3D模型,其中弹舱内包含一枚导弹,然后划分网格,使用CFD软件FLUENT计算该流场,并求得导弹的运动轨迹,以及在若干时间点弹舱内及周边的截面压力云图、速度云图、流线图和导弹受到的气动力。并且研究不同迎角,偏航角,高度,和带弹射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进行风洞投放实验。介绍动力相似原理以及相似流场中的参数关系,以及导弹的设计与装配调试,挂架的设计,简单介绍了风洞实验设备和实验过程。最后获得实验结果,并与计算结果对比研究。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75080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闭式流动示意图L/D>13
纪五六十年代,国外就已经对内埋式弹舱有所研究,八十年代Stallings等型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3]弹舱底部的静压分布情况,可以把弹舱流场分为分成三种类型:闭式流动式流动。如下图所示,这主要是由弹舱的长深比L/D所决定。
图1.3开式流动示意图L/D<10
图1.3开式流动示意图L/D<101)闭式流动(closedcavityflow)的弹舱深度较小,气流在弹舱前缘处分离转,紧贴弹舱底面,而后在弹舱后壁前再次分离并偏转向弹舱外部。当武器飞离出来的过程中,其头部处在弹舱的上洗区内,而其尾部处在下洗区内,体产生一个很大的抬头....
图3.1飞机模型外形图
图3.2所示。弹舱为一U型槽,舱口两侧各有一挡板模拟舱门完全打开的状态,弹舱尺寸如图3.3所示。弹舱内有一导弹,导弹尺寸如图3.4所示。坐标系定义:使用机轴坐标系,原点如图3.1中所示,位于前端机身和中段机身交界处,X轴沿机体轴线向前,y轴垂直于机体对称面....
图3.2弹舱位置示意图(仰视)
图3.2弹舱位置示意图(仰视)2662mm
本文编号:3975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gguansheji/3975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