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钛合金切削性能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2 08:22

  本文关键词:钛合金切削性能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切削性能 表面粗糙度 切削力 刀具磨损 切屑形态


【摘要】:本课题以表面粗糙度、切削力、刀具磨损和切屑形态作为评价钛合金切削性能的指标,通过表面粗糙度、切削力、刀具磨损和切屑形态,研究切削参数对钛合金切削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比较不同钛合金的切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TC4的表面粗糙度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切削速度,因此,取较大的切削速度和较小的进给量,表面粗糙度较小,可获得较好的切削性能。TC4的Fx最小,不考虑突变点,Fy、Fz及F合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增大而增大,其中切削深度对切削力影响最大,当切削速度较大,进给量和切削深度较小时,切削力较小,切削性能较好;不同钛合金切削力大小顺序为:TC18TA15TA2,因此TC18的切削性能最差,TA15其次,TA2最好。TC11刀具磨损量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增加,TA15切屑锯齿化程度同样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切削速度增大时,刀具磨损量和锯齿化程度增大,切削性能较差。TC11的刀具磨损量最大,其次为TC4,TA2最小,所以TC11切削性能较差,TC4次之,TA2最好。TC18切屑锯齿化程度最大,TA15次之,TA2最小,锯齿化程度越大,产生的切削力越大,材料性能越差,所以TC18的切削性能最差,TA15其次,TA2最好。
【关键词】:切削性能 表面粗糙度 切削力 刀具磨损 切屑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50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
  • 1.2 钛合金切削性能综述11-14
  • 1.2.1 切削加工性的定义11
  • 1.2.2 衡量切削加工性的指标11-13
  • 1.2.3 影响切削性能的因素13-14
  • 1.3 切削性能的研究现状14-19
  • 1.3.1 切削力研究现状15-16
  • 1.3.2 表面粗糙度研究现状16-17
  • 1.3.3 刀具磨损研究现状17-18
  • 1.3.4 切屑形态研究现状18-19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19-21
  • 第2章 基于表面粗糙度分析的TC4切削性能实验研究21-32
  • 2.1 实验条件21-23
  • 2.1.1 工件材料21
  • 2.1.2 实验机床21-22
  • 2.1.3 实验刀具22
  • 2.1.4 表面粗糙度测量设备22-23
  • 2.2 实验方法23-24
  • 2.2.1 单因素实验23-24
  • 2.2.2 正交实验24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24-30
  • 2.3.1 切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24-26
  • 2.3.2 极差分析26-28
  • 2.3.3 方差分析28-30
  • 2.4 本章小结30-32
  • 第3章 钛合金切削力的实验研究32-45
  • 3.1 实验条件32-35
  • 3.1.1 工件材料32-33
  • 3.1.2 实验机床及刀具33
  • 3.1.3 测力仪系统33-35
  • 3.2 实验方法35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35-44
  • 3.3.1 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35-39
  • 3.3.2 极差分析39-41
  • 3.3.3 不同钛合金切削力对比分析41-44
  • 3.4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切削钛合金刀具磨损研究与分析45-60
  • 4.1 刀具磨损概述45-48
  • 4.1.1 刀具磨损形式及原因45-46
  • 4.1.2 刀具磨损过程和刀具磨钝标准、刀具耐用度46-48
  • 4.2 实验方案设计48-49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49-59
  • 4.3.1 切削速度对刀具磨损的影响49-54
  • 4.3.2 不同材料特性对刀具磨损的影响54-59
  • 4.4 本章小结59-60
  • 第5章 切屑形态对切削性能的影响规律60-73
  • 5.1 切屑形态分类60-61
  • 5.2 锯齿形切屑的形成机理61
  • 5.3 实验方案设计61-62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62-72
  • 5.4.1 切削速度对切屑形态的影响62-65
  • 5.4.2 切屑形态和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65-72
  • 5.5 本章小结72-73
  • 结论73-75
  • 参考文献75-7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79-80
  • 致谢80-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映霜;矿物陶瓷切削性能的评定[J];工具技术;1980年05期

2 王正航;彭其凤;;钢的切削性能与几个因素的关系[J];汽车技术;1984年10期

3 蔡开科;;改善结构钢切削性能的新近发展[J];特殊钢;1985年04期

4 陈守介;;提高钢材切削性能的途径[J];二汽科技;1992年06期

5 张永军;朱辰;王立峰;宫翠;赵焕春;陈明跃;王全礼;金永春;韩静涛;;锡对提高材料切削性能作用的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6年01期

6 沈烈初;;瓷刀的发展方向及其切削性能[J];上海机械;1962年09期

7 陈子文;E.M.Trent;M.L.H.Wise;;碳化物形态对40CrMo钢切削性的影响[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3期

8 许俊,徐德生,李良策,熊龙亮,王劲枫;国内外易切钢切削性能对比分析[J];汽车科技;2003年01期

9 冯萍;硫化橡胶磨耗性能测试的新方法——耐切削性能的测定[J];橡胶科技市场;2005年19期

10 沈彬;孙方宏;薛宏国;陈明;张志明;;高性能复杂形状金刚石薄膜涂层刀具的制备和切削性能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亚波;董杰;殷浩;朱荣;李联生;郭汉杰;;锡对钙钛脱氧钢易切削性能的影响[A];冶金研究中心2005年“冶金工程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殷浩;朱荣;李联生;孙彦辉;李亚波;周平;董杰;;锡对钢材易切削性能及热塑性的影响[A];冶金研究中心2005年“冶金工程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杨贵军;刘钢;陈明;胡俊辉;黄剑;;低碳硫系易切削钢切削性能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锐;张旦闻;孙娟;任凤章;王宇飞;肖丽丽;李锋军;;灰铸铁切削力测量及切削性能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周军;陈勇;蒋明忠;张忠伦;潘钱付;;铋含量对无铅铋黄铜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11)[C];2013年

6 李红;孙中刚;侯红亮;王炎;傅玉灿;;置氢TC4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对切削性能的影响[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健 李聿军;改善奥氏体不锈钢切削性能及其机理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2 肖英龙 唐明珠;BN型无pb易切削钢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3 肖英龙 唐明珠;日本特殊钢企业研发环境友好钢材[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4 肖英龙;环保型低碳无铅易切钢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5 肖英龙;汽车用特殊钢的性能及使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6 肖英龙;新型无铅易切削钢[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7 肖英龙 唐明珠;AISI12L14替代品——新型无Pb易切钢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立营;面向活检取样的典型生物软组织切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圣兆兴;硫化物黄铜的制备工艺、显微组织和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张成良;CMQL油—气流场分析及内冷式刀具切削性能评价[D];山东大学;2016年

3 徐开涛;金属陶瓷微细铣刀的制造及其切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郭海林;钛合金切削性能的实验研究与分析[D];沈阳理工大学;2016年

5 张波;钻头刃口处理对切削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09年

6 吴玉生;多元复合涂层高速钢刀具切削性能研究——干式钻削时的磨损规律和失效机理[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7 马伟;影响灰铸铁切削性能因素分析与刀具的合理选择[D];山东大学;2011年

8 薛锴;涂层刀具切削性能评价及其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刘高群;铸造镍基高温合金K418切削性能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10 刘兰兰;泵类零件加工刀具切削性能评价方法研究[D];西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17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017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