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氧化钛合金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热氧化钛合金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TC4 热氧化钛合金 霍普金森压杆 Johnson-Cook 模型 有限元分析 半球壳
【摘要】:近些年,钛合金在航天工程、汽车制造业、体育医疗器械制造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是因为钛合金良好的性能特征,如耐蚀性、比强度较高,生物相容性优异等。同时,其硬度相对较低、耐磨性差、表面力学性能较弱等限制了钛合金的使用范围,也对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挑战。研究表明,钛的氧化物具有硬度高、耐磨性能好的优良性能,其中氧是固溶于钛合金的,基于此,本文对钛合金进行了氧化处理,形成表面氧化层,以达到提高钛合金的强度,提升其耐磨性及表面力学性能的目的。实验表明,对钛合金进行热氧化处理后,其表面磨损量和摩擦系数都有所下降,为进一步优化经过表面处理后钛合金的摩擦性能,了解所涉及的摩擦学机制,定量考察氧化处理后钛合金动态下的弹塑性力学性能参数尤为重要。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对TC4热氧化钛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主要工作和结果如下:(1)在不同工况下,采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SHPB)对TC4热氧化钛合金分别进行了准静态和动态试验,通过得出的实验数据和Johnson-Cook模型拟合得到TC4热氧化钛合金的动态本构关系。(2)对TC4热氧化钛合金半球壳在子弹冲击作用下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上述工作得到的TC4热氧化钛合金的Johnson-Cook动态本构关系,对比分析考虑材料应变率效应和不考虑材料应变率效应下的半球壳的力学响应,重点考察了接触力峰值、顶点位移力学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材料应变率效应对半球壳冲击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更进一步证明了研究TC4热氧化钛合金材料本身应变率效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TC4 热氧化钛合金 霍普金森压杆 Johnson-Cook 模型 有限元分析 半球壳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46.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9
- 1.1 钛合金概述10-15
- 1.1.1 钛合金的分类11-13
- 1.1.2 钛合金的特性13-15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15-16
- 1.3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16-17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17-19
- 1.4.1 研究方法17-18
- 1.4.2 创新点18-19
- 第2章 TC4钛合金热氧化处理方法19-27
- 2.1 钛合金热处理概述19-21
- 2.1.1 退火处理20
- 2.1.2 固溶处理20-21
- 2.1.3 时效处理21
- 2.2 钛合金氧化处理概述21-23
- 2.3 TC4钛合金热氧化处理23-27
- 2.3.1 TC4钛合金热氧化原理23
- 2.3.2 TC4钛合金热氧化影响因素23-26
- 2.3.3 TC4钛合金热氧化基本流程26-27
- 第3章 热氧化钛合金力学性能试验27-45
- 3.1 引言27
- 3.2 力学性能实验27-34
- 3.2.1 试件制备及加工27-28
- 3.2.2 静态实验设备及基本原理28-30
- 3.2.3 动态实验设备及基本原理30-34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34-40
- 3.3.1 应变率对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34-36
- 3.3.2 温度对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36-39
- 3.3.3 氧化处理时保温时间对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39-40
- 3.4 Johnson-Cook动态本构关系方程40-44
- 3.4.1 Johnson-Cook模型概述40-42
- 3.4.2 本构关系参数的确定42-44
- 3.5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TC4热氧化钛合金半球壳的动态响应45-52
- 4.1 概述45
-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45-47
- 4.3 数值模拟结果47-51
- 4.3.1 接触力峰值47-48
- 4.3.2 顶点位移48-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52-54
- 5.1 结论52-53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永兴;杨向前;;油炸用油的抗热氧化[J];江苏食品与发酵;1981年01期
2 唐莹;康焕珍;毛铭华;陶昌源;喻克宁;;水热氧化法制备α-Fe_2O_3[J];无机盐工业;1990年02期
3 赵廷仁;用热氧化法提高农机零件的使用寿命[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3年01期
4 钟祥华;唐电;邵艳群;王欣;;钛基热氧化对钛阳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8年08期
5 杨;醚和聚醚的热氧化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1994年04期
6 唐美静;王利捷;田晓东;郑文鹏;;锆的热氧化及氧化后酸腐蚀行为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3年06期
7 苏洪戧,伏义路,庄叔贤,许澍谦,陈从香;钛片热氧化法制备光敏电极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1年02期
8 赵根祥,陈顺英;PAN纤维低温热氧化过程的结构变化[J];合成纤维工业;1999年02期
9 张明,李幼荣,邱关明,中北里志,井上真一,冈本弘;稀土复合弹性材料的抗热氧化作用[J];中国稀土学报;2000年04期
10 赵爱玲;王大月;王燕;高欣艳;胡静;;钛及钛合金热氧化行为研究[J];钛工业进展;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欢欢;马春雨;;热氧化法制备ZnO薄膜的结构及光学特性[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悦;朱健民;陈志强;朱俊杰;马国斌;朱信华;李齐;;热氧化法制备SnO_2纳米晶的HREM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崔晓莉;沃松涛;杨锡良;章壮健;;电热氧化金属钛片制备纳米TiO_2薄膜及其光电化学特性[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印刷电路用铜箔及其制造方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浩鑫;煤矿通风瓦斯蓄热氧化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彪;热氧化钛合金动态力学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2 张雪峰;锆钛合金表面热氧化膜的显微组织和摩擦学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周萍;真空高温热氧化对铀表面抗腐蚀性能的影响[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7年
4 王丹;热氧化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及其掺氮薄膜的特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文文;Ti13Nb13Zr的热氧化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曾富强;热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钒薄膜及其相变性能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严伟;热氧化工业纯钛表面硬化层的结构与性能[D];浙江大学;2004年
8 侯猛;Ti6Al7Nb和Ti6Al4V医用钛合金的热氧化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张亚杰;ZnS低温热氧化制备ZnO薄膜及其物性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黄岩;热氧化法制备氧化(亚)铜薄膜的微观结构及性能[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34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034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