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热轧带钢厚度控制

发布时间:2017-10-22 11:30

  本文关键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热轧带钢厚度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热轧带钢 BP神经网络 PID控制器


【摘要】:本论文简述了热轧带钢厚度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原理和方法。并对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1700ASP生产线厚度控制系统进行了介绍。为了提高热轧产品厚度控制精度,在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1700ASP生产线现有厚度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对现场生产工艺和生产大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带钢厚度偏差及设计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并与传统厚度控制系统进行了偏差预报及AGC控制曲线的比较。同时针对BP神经网络设计中的网络隐层数、各层神经元个数、学习算法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热轧带钢厚度控制模型及AGC PID控制器。根据离线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热轧带钢厚度控制系统要明显优于传统厚度控制系统。在模型预测偏差网络训练方面,可得出同层别分组优化要优于同层别整体优化的热轧带钢厚度控制。在AGC PID控制器设计方面,可得出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控制精度要优于传统的液压PID控制器,可实现PID控制器对P/I/D值的有效自动调节。通过实现结果可看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热轧带钢厚度控制系统可保证全品种全规格全长度厚度精度控制(±50μm)达到99.5%以上。由于BP神经网络真正用于热轧带钢全长厚度控制的生产线还非常少,因而基于BP神经网络的热轧带钢厚度控制的在线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带钢厚度控制水平,其前景比较广阔,可以为企业增加显著经济效益。
【关键词】:热轧带钢 BP神经网络 PID控制器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334.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2
  • 1.1 课题研究背景9-10
  • 1.1.1 热轧带钢厚度控制情况简介9
  • 1.1.2 人工神经网络研究现状9-10
  • 1.2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10-12
  • 1.2.1 课题研究意义10
  • 1.2.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10-12
  • 2 朝阳钢铁热轧带钢厚度控制系统概况12-29
  • 2.1 朝阳钢铁 1700ASP热轧线厚度控制机械设备概况12-15
  • 2.1.1 热轧线设备组成及精轧区域设备概况12-14
  • 2.1.2 热轧线精轧区域功能特点14-15
  • 2.2 朝阳钢铁 1700ASP热轧线精轧设定计算模型15-19
  • 2.2.1 负荷分配计算16-18
  • 2.2.2 压下量分配计算18-19
  • 2.3 液压AGC控制系统概况19-29
  • 2.3.1 PID控制器概述19-21
  • 2.3.2 PID控制器采用的控制规律21-25
  • 2.3.3 PID控制系统25
  • 2.3.4 AGC控制技术25-29
  • 3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理论综述29-42
  • 3.1 网络学习算法的基本类型[5]29-30
  • 3.1.1 Hebb学习规则29
  • 3.1.2 d 学习规则29-30
  • 3.1.3 相近学习规则30
  • 3.2 多层前馈型神经网络30-34
  • 3.2.1 网络结构及其工作过程30-32
  • 3.2.2 误差函数与误差曲面32-33
  • 3.2.3 网络的学习规则—梯度下降算法33-34
  • 3.3 BP神经网络模型及算法(误差反向传播算法)34-37
  • 3.3.1 BP神经网络模型34
  • 3.3.2 BP算法的数学描述34-37
  • 3.4 前馈型神经网络结构设计方法37-42
  • 3.4.1 输入输出层的设计37-38
  • 3.4.2 隐层的设计38
  • 3.4.3 逐次修剪法设计前馈型神经网络38-42
  •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热轧带钢厚度控制系统42-59
  • 4.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带钢厚度控制基本思想42
  • 4.2 BP神经网络带钢厚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技巧42-47
  • 4.2.1 BP神经网络结构设计42
  • 4.2.2 BP神经网络厚度控制模型的确定42-47
  • 4.3 BP神经网络厚度预测模型离线学习及结果分析47-54
  • 4.3.1 BP神经网络同层别整体优化47-50
  • 4.3.2 BP神经网络同层别分组优化50-54
  • 4.4 BP神经网络AGC PID仿真设计与结果分析54-59
  • 4.4.1 增量式PID控制器算法54-55
  • 4.4.2 BP神经网络AGC PID控制器的仿真设计55-58
  • 4.4.3 BP神经网络AGC PID控制器仿真结果分析58-59
  •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2
  • 附录A 原文中用到的S函数62-64
  • 致谢64-65
  • 作者简介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波;武钢第二热轧带钢厂工艺设备特点[J];轧钢;2001年05期

2 魏红;徐进;;热轧带钢引料辊区域改造[J];浙江冶金;2001年04期

3 王一平,霍松波;不锈钢热轧带钢和盘条的生产[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3年03期

4 涂咏梅,董浩然;热轧带钢凸棱缺陷攻关[J];轧钢;2003年05期

5 李晓,张瑞中;热轧带钢纵向亮带产生原因探析[J];河北冶金;2004年03期

6 张兰;;304不锈热轧带钢表面质量工艺研究[J];山西冶金;2005年03期

7 袁国;于明;王国栋;刘相华;;热轧带钢超快速冷却过程的换热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刘瑞钧;;热轧带钢生产线的优化与实践[J];天津冶金;2008年03期

9 郭朝晖;张群亮;苏异才;夏瑛;;关于热轧带钢力学性能预报技术的思考[J];冶金自动化;2009年02期

10 苗因钰;李山;;1500热轧带钢生产线数学模型的应用及优化[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忠;许文林;刘洪明;陈小平;蒋子金;;热轧带钢生产计划优化系统[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2 李龙珍;;热轧带钢厂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李晓;康沪雁;;热轧带钢纵向亮带产生原因探析[A];第二届薄钢板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立旗;谷永强;;热轧带钢平整中的板形控制[A];2006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阴胜军;付成安;边志刚;李立新;;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新技术应用[A];2006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曹建利;;4.0mm×520mm热轧带钢新产品的开发[A];2006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侯宝辉;;浅析影响热轧带钢宽度精度的因素[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8 程君;;设备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宣钢热轧带钢生产线上的应用[A];“豫兴热风炉杯”2011曹妃甸绿色钢铁高峰论坛暨冶金设备管理经验交流会论文集会刊[C];2011年

9 赵彦明;韦富强;;自主集成的首钢京唐30万t热轧带钢横切机组技术特点[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8分会场:钢材深加工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吴涛;;620mm热轧带钢轧线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光明;鞍钢1780毫米热轧带钢工程投产[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刘平;节前天津热轧带钢行情依旧低迷[N];中国冶金报;2006年

3 记者 谢吉恒;华北热轧带钢将稳中有升[N];中国冶金报;2007年

4 记者 谢吉恒;华北热轧带钢后市将稳中趋升[N];中国冶金报;2007年

5 记者 谢吉恒;华北热轧带钢后市将平稳向好[N];中国冶金报;2007年

6 文;热轧带钢市场震荡下跌的主要原因[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7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 文枫;热轧带钢市场以盘整为主[N];现代物流报;2007年

8 记者 谢吉恒;华北热轧带钢市场将平稳向好[N];中国冶金报;2007年

9 记者 谢吉恒;华北热轧带钢后市有望稳中小幅上扬[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记者 谢吉恒;华北热轧带钢市场持续稳中趋强[N];中国冶金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彭宁琦;热轧带钢组织性能预报模型开发及超快冷工艺的初步探索[D];钢铁研究总院;2012年

2 陈超超;热轧带钢精轧过程屈曲行为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鹏;热轧带钢中间坯及输送辊温度场模型与应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4 陈水宣;热轧带钢温度建模和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8年

5 李海军;热轧带钢精轧过程控制系统与模型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吴建峰;热轧带钢调宽技术研究与优化[D];东北大学;2009年

7 彭文;热轧带钢精轧过程控制系统开发与模型优化[D];东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俊;卷曲机触卷自动控制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2 金丹;模拟热轧带钢三维变形的条层法及其可视化编程与仿真[D];燕山大学;2002年

3 杨双庆;热轧带钢宽度的组合智能建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4 向阳;提高热轧带钢厚度精度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振垒;热轧带钢超快速冷却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东北大学;2010年

6 许文林;面向热轧的一体化生产计划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宋健;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姬亚锋;热轧带钢超快速冷却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东北大学;2010年

9 雷凤翔;热轧带钢端部形状视觉检测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10 彭仲佳;热轧带钢精轧厚度设定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78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078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c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