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5铝合金高温固态-半固态组织演变及变形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16:05
本文关键词:7075铝合金高温固态-半固态组织演变及变形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半固态等温重熔 梯度感应加热 本构方程 热塑性行为 触变行为
【摘要】:7075高强铝合金因其优异的使用性能而广泛的应用于国防航天领域,其加工方法主要有锻造成形和触变成形,前者生产成本高、效率低,机械加工量大;后者可近净成形复杂制件,但制件的力学性能不及锻件且易出现裂纹。本研究提出了半固态触变-塑变复合成形技术,即让制件形状复杂区域和较简单区域分别进行触变成形和塑性成形,从而耦合二者的成形优势。本文基于半固态触变-塑变复合成形技术背景,以7075铝合金挤压棒材为原料,对其半固态重熔组织的转变、温度梯度加热的实现以及高温固态和半固态区的变形行为等先期关键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了感应加热方式下挤压棒材的半固态等温重熔工艺,分析了微观组织的演变过程以及晶粒的长大速率和机制。结果表明,保温温度在610~620℃,保温时间在5~10min时,可获得具有细小球状晶粒的组织;较快的加热速度使得回复过程不剧烈,保留了较多变形储存能,提高了再结晶形核率,细化了再结晶晶粒,进而使得晶粒长大速率减小,但短时间内生成的较少液相导致晶粒以长大速率较快的合并长大为主。采用变螺距线圈实现了挤压棒材的温度梯度,并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组织和硬度。研究表明,棒材的最高温度为620℃,最低温度为458℃,从高温区域到低温区域,微观组织由细小球晶变化为晶内有很多质点的不规则等轴晶,再演变为保留挤压态特征的组织,硬度从155.6HV降低到94.3HV。进行了挤压棒材高温固态和半固态区的热模拟压缩实验,分析了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建立了峰值应力的本构方程,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实现了应力应变曲线的拟合。研究表明,高温固态区的应力应变曲线分为加工硬化和稳态流动两个阶段,半固态区的分为加工硬化、流变软化和稳态流动三个阶段;高温固态区和半固态区峰值应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88%和4.19%,拟合离散点与实测曲线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19%和3.12%。通过微观组织分析了热压缩变形行为。研究发现变形温度在350~490℃时,热压缩过程表现为高温塑性行为,且应变速率越低或变形温度越高,再结晶程度越高;变形温度在490~540℃时,虽已处于半固态区,但因生成的液相很少,仍表现为高温塑性;变形温度在540~580℃时,液相开始增多,组织中的细小球状晶粒逐渐变多,触变行为的比例开始快速上升;变形温度大于580℃时,组织已为半固态细小球状晶粒,表现为较完全的触变行为,且液相在触变压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协调变形作用。本文通过上述研究,解决了7075铝合金半固态触变-塑变复合成形技术的一些前期问题,为后续具体制件加热工艺的制定、成形参数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半固态等温重熔 梯度感应加热 本构方程 热塑性行为 触变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146.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4
- 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背景11-13
- 1.2 铝合金半固态坯料的制备13-16
- 1.2.1 再结晶与重熔法13-15
- 1.2.2 应变诱导熔化激活法15-16
- 1.3 铝合金感应加热工艺16-19
- 1.3.1 感应加热在铝合金成形工艺中的应用16-18
- 1.3.2 带温度梯度的感应加热18
- 1.3.3 感应加热的模拟技术18-19
- 1.4 金属材料的本构关系19-22
- 1.4.1 高温金属的本构关系19-21
- 1.4.2 半固态金属的本构关系21-22
- 1.5 课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22-24
- 第2章 7075 铝合金半固态等温重熔组织的演变24-39
- 2.1 引言24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24-27
- 2.2.1 实验材料24-25
- 2.2.2 实验方法25-27
- 2.3 半固态重熔微观组织分析27-37
- 2.3.1 横纵截面的微观组织差异27-28
- 2.3.2 保温时间对微观组织的影响28-32
- 2.3.3 保温温度对微观组织的影响32-33
- 2.3.4 微观组织的定量分析与晶粒长大机制33-36
- 2.3.5 半固态重熔过程分析36-37
- 2.4 本章小结37-39
- 第3章 7075 铝合金梯度感应加热下的组织分布39-49
- 3.1 引言39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39-42
- 3.2.1 实验材料39-40
- 3.2.2 梯度感应加热的可行性分析40-41
- 3.2.3 实验方法41-42
- 3.3 梯度加热下的温度与组织性能分布42-48
- 3.3.1 不同位置处的温度42-43
- 3.3.2 不同位置处的纵截面组织43-46
- 3.3.3 不同位置处的横截面组织46-47
- 3.3.4 不同位置处的硬度47-48
- 3.4 本章小结48-49
- 第4章 7075 铝合金高温固态-半固态区的本构模型49-69
- 4.1 引言49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49-50
- 4.3 7075 铝合金高温固态区的本构模型50-59
- 4.3.1 高温固态区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50-52
- 4.3.2 高温固态区峰值应力的本构模型52-55
- 4.3.3 高温固态区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多元线性拟合55-59
- 4.4 7075 铝合金半固态区的本构模型59-68
- 4.4.1 半固态区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59-61
- 4.4.2 半固态区峰值应力的本构模型61-65
- 4.4.3 半固态区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多元线性拟合65-68
- 4.5 本章小结68-69
- 第5章 7075 铝合金热压缩组织分析69-82
- 5.1 引言69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69
- 5.3 压缩试样的特征69-72
- 5.3.1 压缩试样的宏观特征69-70
- 5.3.2 压缩试样的微观组织特征70-72
- 5.4 高温固态区的热压缩行为72-75
- 5.4.1 变形温度对微观组织的影响72-74
- 5.4.2 应变速率对微观组织的影响74-75
- 5.5 半固态区的热压缩行为75-81
- 5.5.1 半固态触变行为概述75
- 5.5.2 变形温度对触变行为的影响75-77
- 5.5.3 触变行为的进一步分析77-78
- 5.5.4 高固相率下的触变行为78-80
- 5.5.5 半固态触变压缩过程中的液相流动80-81
- 5.6 本章小结81-82
- 结论82-84
- 参考文献84-8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9-91
- 致谢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辉;张振世;;一种有温度梯度的感应加热设备[J];工业加热;2010年05期
2 李韵豪;;锻压工业中的感应加热 第五讲 铝合金的感应加热及感应器的设计与参数计算[J];机械工人(热加工);2007年06期
3 邱全奎;伍太宾;唐全波;于召波;刘佳;;铝合金连杆预制件楔形横轧模具的设计计算[J];模具工业;2007年12期
4 孙志超;杨合;孙念光;;钛合金整体隔框等温成形局部加载分区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5 薛克敏;朱广余;李萍;薛传妹;薛荣洁;王雪;;新复合工艺制备A356.2合金半固态坯料[J];塑性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6 余小鲁;李付国;李淼泉;;高固相率半固态材料本构模型的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6年08期
7 李远发;苏平线;;液态压铸锻造双控成形技术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6年09期
8 徐骏;田战峰;曾怡丹;张志峰;石力开;;铝合金半固态加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7年08期
9 梁宏伟;;铸造铝合金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J];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32期
10 王涛;尹志民;;高强变形铝合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稀有金属;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1099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09939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