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及双教学平台在中职数控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翻转课堂及双教学平台在中职数控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职数控 “翻转课堂” “双教学平台” 教学模式 应用研究
【摘要】:传统的数控教学授课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较弱。受到教学模式、硬件设施、实训时间和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职学校数控教学效率较低、人才培养周期长、质量参差不齐。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研究基地校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及“有效性教学”作为指导思想,将“翻转课堂”与“双教学平台”有机结合,为数控课程教学提供一个多功能、全方位、宽渠道、多元化的展示空间。基于此环境建构的“双主线三环节双教学平台”新型教学模式重置教学结构、成功转变师生角色,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实践与创新创造条件。本课题以数控课程教学为核心,探索“翻转课堂”及“双教学平台”在中职数控课程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企业调研访谈,分析社会发展和行业动态对数控技能型人才新的需求,指出当前中职学校数控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剖析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改进策略;2.利用SWOT模型对“翻转课堂”在中职数控课程教学中的适用性作可行性分析与判断并提出实施建议;介绍“虚拟教学平台”(数控加工仿真技术、CAD/CAM技术)和“实训教学平台”的功能;3.根据研究基地校教学环境、实施条件并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课题小组充分融合“翻转课堂”及“双教学平台”建构适宜研究基地校数控课程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双主线三环节双教学平台”,同时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与其配套实施;4.以研究基地校中专数控1331班24名学生为研究主体,将“双主线三环节双教学平台”应用于《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梳理该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业水平、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等方面产生的影响;5.针对课程教学实践,提出新型教学模式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变革了传统的数控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双主线三环节双教学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为其它学科的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职数控 “翻转课堂” “双教学平台” 教学模式 应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659-4;G7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11-15
- 1.1.1 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的人才需求11-14
- 1.1.2 数控技能大赛对专业教学的推动作用14-15
- 1.1.3 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15
- 1.2 国内外教学模式综述15-19
- 1.2.1 国外教学模式综述16-18
- 1.2.2 国内教学模式综述18-19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19-21
-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19-20
-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20-21
- 1.4 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21-23
- 1.4.1 课题研究的对象21
- 1.4.2 课题研究的方法21-23
- 第2章 中职数控课程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23-37
- 2.1 中职数控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23-27
- 2.2 教学改进策略之“翻转课堂”27-33
- 2.2.1 基于SWOT模型的可行性分析27-32
- 2.2.2 实施建议32-33
- 2.3 教学改进策略之“双教学平台”33-37
- 2.3.1 虚拟教学平台34-35
- 2.3.2 实训教学平台35-37
- 第3章 翻转课堂及双教学平台教学模式的本土化建构37-49
- 3.1 建构适用模式的主要原则37-40
- 3.1.1 先进的教育理念37-38
- 3.1.2 有效性教学38-40
- 3.1.3 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40
- 3.2 研究基地校数控专业办学条件40-43
- 3.3 建构“双主线三环节双教学平台”教学模式43-49
- 3.3.1 教学模式建构44-45
- 3.3.2 教学模式解读45-47
- 3.3.3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47-49
- 第4章“双主线三环节双教学平台”教学实践49-73
- 4.1 教学实践案例(一)——“任务 3 S形槽加工”50-58
- 4.1.1 教学实施过程50-56
- 4.1.2 教学反馈56-58
- 4.2 教学实践案例(二)——“任务7棘轮板加工”58-63
- 4.2.1 教学实施过程58-62
- 4.2.2 教学反馈62-63
- 4.3 教学实践案例(三)——“任务9凹模板加工”63-68
- 4.3.1 教学实施过程64-67
- 4.3.2 教学反馈67-68
- 4.4“双主线三环节双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68-73
- 4.4.1 学生实训作品(部分)68-69
- 4.4.2 学生创意作品(部分)69-70
- 4.4.3 参加绵阳市数控技能大赛成果70
- 4.4.4“双主线三环节双教学平台”教学效果分析70-73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73-77
- 5.1 总结73-74
- 5.2 展望74-77
- 参考文献77-79
- 附录1 数控人才企业需求调查问卷79-82
- 附录2 企业用人需求深度访谈82-83
- 附录3 美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经典案例83-85
- 附录4 全国各地优秀教学模式(部分)85-88
- 附录5 数控铣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42]88-92
- 附录6 教学目标量化考核标准92-95
- 附录7 “任务 3 S形槽加工”课前自测题95-97
- 附录8 凹模板数控加工工艺列表97-100
- 附录9 研究基地校参加绵阳市职业技能大赛成绩统计100-103
- 致谢103-104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10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数控程序编制的实用技巧二则[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000年11期
2 肖钧,李树山;几种三维数控程序的编辑方法[J];机械工艺师;2001年08期
3 邱剑杰;简单数控程序的编制[J];模具技术;2001年02期
4 邱剑杰;如何编制复杂数控程序(二)[J];模具技术;2001年04期
5 潘晓彬,郑堤;便携式数控程序传送装置的设计[J];机械制造;2003年01期
6 潘晓彬,蒋亚南,郑堤;数控程序传送方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3年02期
7 贾合丰,王德权,刘彬;一种数控程序编译方法的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3年12期
8 王文熙,李玲,王健,李少庆;数控程序纠错系统[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9 李玲;数控程序的排序与纠错[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4年03期
10 陈春;数控程序错误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俊昌;;使用直径表使数控程序兼容性更好[A];第六届全国印制电路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 王巍;;数控冲程序设计工艺过程分析与处理探索[A];第九届机械加工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侯永辉;;高速铣数控程序的编制及其优化[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2年
4 马韧宾;张艳春;张莉;;基于Web的数控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的研究[A];2006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曹增义;;企业DNC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A];陕西省航空装备制造技术发展——第九届陕西省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廖小平;罗玲慧;梁式;;基于模板复杂度的数控程序设计与实现[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宗峰;赵建刚;付景山;;QXK6040B型数控试样专用双开肩的使用与维护[A];山东省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理化检验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黄旭;;二维数控程序的自动编程系统[A];第八届21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昆;王兴友;;数控电加工机床的程序传输方法对比与应用[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杨滨;;DNCNET-网络化DNC控制及NC程序仿真系统[A];数控设备使用和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欣文;企业需求催生数控程序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2 本报通讯员 郑芳;价值管理“三引擎” 助数控迈上发展轻轨[N];中国航空报;2012年
3 特约记者 龚伟;数控双杰出同门[N];中国船舶报;2006年
4 张小巍;东安数控增效成效凸显[N];中国航空报;2009年
5 严莉 崔连君;数控行家林东[N];中国航空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高芳;你方唱罢我登场[N];湖南经济报;2007年
7 吴宏伟;西飞数控程编有新突破[N];中国航空报;2000年
8 姚峻;杭机转向齿条数控强力成形磨床助力汽车工业[N];机电商报;2010年
9 江北;“车刀好比手术刀”[N];中国航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明亮;开放性数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2 董靖川;可重构数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毛锋;金属板材数控渐进成形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陈兴武;嵌入式数控工具磨削系统的六轴联动建模及控制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王玉国;数控雕刻加工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6 林建波;基于嵌入式数控平台的网络化制造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何均;高平稳数控运动控制算法与系统软件开发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绍青;高速数控雕刻加工技术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2 王文骞;弹簧数控卷绕成形及回弹数值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杜广宇;数控生产线监控管理及过程诊断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侯玉新;CAK0830数控排刀车床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信;基于网络制造环境的现代制造技术训练平台设计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吕荣水;电子关键零件数控工艺快速辅助设计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7 王萌;飞机导管数控弯曲成形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萧仲敏;基于HUST系统的数控创新实验平台的开发[D];广州大学;2016年
9 李华溢;基于可成形性的数控渐进成形轨迹生成与规划[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10 薛长鸣;SD2880数控辅测软件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03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103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