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H13钢表面激光熔覆CoCrFeNiSiB非晶覆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14:18

  本文关键词:H13钢表面激光熔覆CoCrFeNiSiB非晶覆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激光熔覆 非晶覆层 显微结构 高温耐磨性


【摘要】:非晶合金涂/覆层具备高硬度、高耐腐蚀性和优异的中高温力学性能,可显著提高发动机关键零部件、舰船关键零部件、热作模具、核废料储存罐和采石采油结构件的耐磨、耐蚀及高温性能。课题针对高精密热作模具钢的激光表面改性和堆焊再制造,首次采用普通自熔性合金粉末,在H13热作模具钢表面成功制备了C℃r Fe Ni Si B合金非晶覆层。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激光熔覆Co Cr Fe NiSi B非晶覆层工艺优化、非晶覆层的显微织构和相组成分析、非晶覆层的热稳定性分析、非晶覆层的高温力学性能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最后,课题揭示了熔覆粉末中主要合金元素含量的变化对非晶覆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显微硬度、稀释率和高温耐磨性作为评价标准,对激光熔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制备了Co_(34)Cr_(29)Fe_8Ni_8Si_7B_(14)非晶覆层。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非晶覆层的相组成及非晶相含量。根据非晶覆层的组织形貌特征,将覆层横截面划分为两部分,即非晶区和根部枝晶区。覆层根部枝晶区高度约为10μm,非晶区非晶相含量高于85%,晶化相为(Co,Fe)固溶体相。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Co_(34)Cr_(29)Fe_8Ni_8Si_7B_(14)非晶覆层的热稳定性。结果证明,覆层的玻璃化温度Tg约为298℃,晶化温度Tx为342℃,过冷液相区宽度ΔTx约为44℃。根据Kissinger方程,讨论了晶化温度Tx与结晶过程激活能E的关系,提出非晶覆层的热稳定性取决于覆层的成分。覆层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非晶区的显微硬度约为基体显微硬度的6倍;500℃摩擦磨损条件下,覆层的摩擦系数约为0.15,非晶区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少量氧化磨损+少量脆性剥落。研究了(Fe_(100-x))_(42)Cr_(29)Ni_8Si_7B_(14)(x=48,43,38,33,28)非晶覆层中Co元素原子含量变化对覆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覆层由枝晶区和非晶-等轴晶区组成。枝晶区中(Fe,Ni)固溶体相和(Co,Fe)固溶体相为基体相,析出相包括:Cr化合物+Ni-Ni3B共晶组织+硼化物+碳化物等,Co原子含量减少,根部柱状晶高度由15μm增大至50μm。Co原子含量减少,等轴晶尺寸由1μm增大至2-3μm,覆层非晶-等轴晶区中Co Fe15.7和γ(Fe,Ni)相含量增大,非晶相含量减小,显微硬度值由约850HV0.2减小至约650HV0.2,高温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显著升高,高温磨损表面氧化物尺寸由20μm增大至400μm,分布位置由磨痕内部扩展至磨痕边缘,磨损表面的磨损机制均为磨粒磨损+氧化磨损。根据非晶相和晶化相存在力学性能差异,提出使用冲击磨损+XRD方法分析确定(Fe_(100-x))_(42)Cr_(29)Ni_8Si_7B_(14)(x=48,43,38,33,28)非晶覆层中的晶化相的相组成,冲击磨损后晶化相的微观形貌可直接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
【关键词】:激光熔覆 非晶覆层 显微结构 高温耐磨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7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非晶合金11-12
  • 1.3 激光熔覆技术12
  • 1.4 激光熔覆制备非晶覆层的研究进展12-17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7-19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19-28
  • 2.1 试验材料19-24
  • 2.1.1 基体材料19
  • 2.1.2 熔覆粉末19-24
  • 2.2 试验设备、过程和分析方法24-28
  • 2.2.1 激光熔覆系统24
  • 2.2.2 激光熔覆试验过程和技术路线24-25
  • 2.2.3 显微组织和物相分析25-26
  • 2.2.4 熔覆层性能测试26-28
  • 第3章 激光熔覆试验工艺优化研究28-36
  • 3.1 正交试验方案28-29
  • 3.2 熔覆层的性能评价29-31
  • 3.2.1 高温耐磨性29-30
  • 3.2.2 显微硬度30
  • 3.2.3 稀释率30-31
  • 3.3 极差分析法31-35
  • 3.4 本章小结35-36
  • 第4章 CoCr Fe Ni Si B非晶覆层组织与性能研究36-48
  • 4.1 CoCrFeNiSiB非晶相的XRD分析36
  • 4.2 CoCrFeNiSiB非晶覆层的微观组织分析36-41
  • 4.3 CoCrFeNiSiB非晶覆层的显微硬度分析41-43
  • 4.4 CoCrFeNiSiB非晶覆层的热稳定性分析43-45
  • 4.5 CoCrFeNiSiB非晶覆层的高温耐磨性分析45-47
  • 4.6 本章小结47-48
  • 第5章 Co原子含量变化对CoCrFeNiSiB非晶覆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48-68
  • 5.1 Co原子含量变化对CoCrFeNiSiB非晶覆层微观组织的影响48-57
  • 5.1.1 物相分析49-50
  • 5.1.2 组织形貌分析50-53
  • 5.1.3 HRTEM分析53-56
  • 5.1.4 元素分布分析56-57
  • 5.2 Co原子含量变化对CoCrFeNiSiB非晶覆层的显微硬度影响57
  • 5.3 Co原子含量变化对CoCrFeNiSiB非晶覆层高温耐磨性的影响57-63
  • 5.4 一种确定非晶覆层中晶化相的新方法63-67
  • 5.5 本章小结67-68
  • 结论68-70
  • 参考文献70-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76-78
  • 致谢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带有覆层的制品[J];电镀与涂饰;1999年03期

2 高卫东;新型覆层材料[J];国外油田工程;2001年09期

3 陆岩;清洗在覆层钢生产中的重要性[J];轧钢;2002年05期

4 杨俊茹;张悦刊;刘福田;黄巍岭;李兆前;;硬质覆层材料覆层厚度收缩规律试验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5 程键;陈晖;何苗;汪选国;;氩弧熔敷耐磨覆层实验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0年24期

6 ;用带覆层的玻璃珠吸附含汞气体[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80年20期

7 Werner H. Guehring ,宋植堤;测量覆层厚度的最新技术和仪器(一)(译文)[J];材料保护;1982年02期

8 陆岩;日本汽车用钢板覆层技术的发展现状[J];钢铁研究学报;1992年04期

9 ;表面功能性覆层技术被列为90年代机械工业关键技术[J];材料保护;1994年04期

10 赵文轸;用覆层法强化钢材表面的耐冲蚀性[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惠敏;曹勇;徐大勇;孙传胜;翟延飞;张绍强;刘逸舟;;炼铁、焦化节能减排新技术-高效蓄热体覆层技术[A];2012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上)[C];2012年

2 谢志雄;董仕节;;Cr12MoV钢TD处理的组织和性能[A];湖北省第十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董飞;刘福田;刘元新;马振珠;;液相烧结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覆层材料的特性[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许晓静;陆树显;姜玉杰;曹进琪;;钢、钛基材上火焰喷焊Ni基耐磨覆层的比较[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郭榕;;高增益异向介质覆层天线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6 刘涛;曹祥玉;余侃民;;改善带宽的一维EBG介质板天线覆层结构[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7 张良界;杨闽红;;Cr_(12)MoV模具的熔盐碳化物覆层技术[A];湖北省第九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谭康;梁昌洪;朱诚;张伟;;基于EBG的紧致型吸波覆层波导测试研究[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刘涛;曹祥玉;;基于一维EBG各向异性介质覆层天线的研究[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李广收;于桂兰;;脉冲SH波在单侧接触覆层介质中的传播[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惠敏 李亮 刘常富 张绍强;高辐射覆层材料对耐材性能的影响[N];中国建材报;2013年

2 罗华国 孙传胜 曹勇 徐大勇;高效蓄热体覆层技术为炼铁焦化节能减排提供新途径[N];中国冶金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罗华国 通讯员 张绍强;高辐射覆层技术的节能测定有了行业标准[N];中国冶金报;2014年

4 通讯员 李亮 记者 罗华国;高辐射覆层技术为焦炉节能减排提供新途径[N];中国冶金报;2012年

5 记者 罗华国 通迅员 张绍强;高辐射覆层技术列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N];中国冶金报;2014年

6 记者 罗华国;院士建议钢铁行业推广高辐射覆层技术[N];中国冶金报;2007年

7 孙传胜;辐射传热研究的创新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必文;核阀密封面钴基合金激光堆焊与覆层离子注入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2 黄巍岭;金属陶瓷硬质覆层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杨俊茹;金属陶瓷硬质覆层零件设计理论及其可靠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周小平;真空粉末烧结法在模具钢表面制备的硬质覆层的组织和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刘秀娟;模具钢表面TD法制备碳化钒覆层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高亚男;不锈钢/碳钢覆层钢筋轧制理论及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7 张晓东;齿类件激光再制造及性能提升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薄海;合金钢表面激光熔覆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周凯;近零折射率覆层高增益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张企;基于非均匀反射相位分布的电磁隐身覆层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赵冬梅;激光熔覆镍包碳化硼界面耦合机制及其组织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5 田泽;H13钢表面激光熔覆CoCrFeNiSiB非晶覆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李福民;熔渣法钢铁材料表面硼化铬覆层的研究[D];河北理工学院;2001年

7 周兴华;模具钢表面制备金属陶瓷覆层的组织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李志海;微球覆层厚度无损测定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徐德鑫;热作模具材料粉末填埋法制备耐热覆层的探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10 毛星;H13钢耐磨减摩激光熔覆层材料及再制造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13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113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7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